2月10日,國家醫保局發布文章《醫保基金與集采藥品耗材、國談藥企業直接結算加速落地 企業回款周期從6個月減為30天》,再次強調藥械回款難問題,并對今年醫保與醫藥企業直接結算工作提出規劃。
文章指出,長期以來,醫藥領域存在“回款難”問題,供貨企業的貨款回款時間平均在半年左右,這對藥械企業造成沉重的資金負擔。
對此,國家層面圍繞加速藥械回款頻頻發力,針對醫保結算體系進行改革,要求加快推進醫保基金與集采藥品耗材、國談藥企業直接結算。同時公布明確的實施時間:
2025年全國基本實現集采藥品耗材、國談藥的直接結算,
2026年全國全面實現集采藥品耗材、國談藥的直接結算。
這意味著,2025年,全國集采耗材醫保直接結算,開始全面落地!
值得一提的是,為確保醫保直接結算的順利推進,國家醫保局上個月還制定階段性計劃,公布2025年1-5月直接結算的具體實施試點地區,試點省市需啟動實施即時結算,其他省份可自行選擇試點。
明確的執行計劃,可見官方對于推行醫保基金直接結算的決心。此舉對于醫院、藥品生產企業以及醫療器械和耗材供應商等相關參與者來說,無疑將加快其資金回籠的速度。
“回款難”滋生腐敗!
官方披露細節
實際上,國家之所以調整回款方式,推進藥品、醫用耗材醫保直接結算背后,正因為業內未及時回款的情況普遍存在。
一筆筆拖欠貨款背后是各級各類藥械供應商深陷資金回籠困境,面臨生死一線。
2024年12月,云浮市云安區審計局共出具審計移送處理書11份,其中就包括區域內10家公立醫療衛生機構,拖欠供應商藥品和醫用耗材采購款共8611萬元。
2024年5月,廣西醫保局稱收到反饋部分醫療機構存在長期拖欠集采超聲刀貨款的情況,排查發現:全區集采超聲刀超6個月未回款的醫院有22家,超1年未回款的有10家;
以及此前中共蚌埠市第一人民醫院被點名要求進行整改。其中就包括3年以上未支付貨款達到259筆(包括藥品、耗材、設備等款項)……
不僅如此,“回款難”滋生醫藥腐敗問題也日漸暴露。
據中紀委發布的《糾治醫療腐敗頑疾》一文中披露,在江蘇省某縣人民醫院,供應商的發票入賬、對賬、回款都繞不過財務科原科長劉某某。為了能盡快拿到“回款”、回籠資金,供應商經常奉上“誠意”。在2015年至2021年期間,他非法收受供應商等人賄送的現金和購物卡等財物,合計48萬余元。
這反映出,目前藥耗購銷領域的腐敗已經深入財務科,與回款問題直接掛鉤,也正是因為醫院拖欠貨款問題嚴重。
國家及地方醫保局出手,
直接結算模式全國“遍地開花”!
為了遏制上述亂象,國家醫保局此次著力要求在全國范圍內快速推進醫保直接結算模式,也正是解決回款難問題的核心。
據國家醫保局披露,目前醫保直接結算模式已在多地取得明顯成果。江西、天津、山東、福建、內蒙古、湖南等多地均開始推進醫保基金與企業直接結算的模式,部分地區的回款周期已從6個月壓縮到30天。
江西省12個統籌區已全面實行國談藥直接結算,集采醫用耗材由4個批次增加到33個批次,貨款結算周期從6個月縮減為30天左右。
福建廈門全市2000余家定點醫藥機構均已接入即時結算系統,醫藥費用對賬后次日即可撥付醫保資金;
安徽在全國率先實現全省即時結算,定點醫療機構當天發生的住院醫療費用次日可由醫保部門按比例撥付。同時,實施即時結算后,安徽醫保基金撥付時限由通常60天左右壓縮至1天。
與此同時,招采子系統上線的步伐也進一步提速,目前包括遼寧、湖北、吉林等紛紛啟用招采子系統,全國上線進度已達27省。
國家醫保統一信息平臺的加速落地,將直接催熟醫保基金與企業直接結算模式在全國范圍內鋪開。
無疑,隨著國家以及各地醫保局將醫保基金直接結算改革持續推進,醫藥行業內醫保、醫院、供應商之間多年難解的“三角債”問題,有望徹底從源頭解決。
同時受困于現金流壓力的經銷企業,也會大幅減少,公立醫院拖欠貨款、違規采購設備耗材等問題也將隨之迎來整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