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前段時間的第43屆摩根大通醫療健康大會上,Intuitive Surgical直覺外科(納斯達克股票代碼:ISRG)公布了第四季度業績,達芬奇手術機器人手術量顯著增長,開啟“狂飆”模式。
根據初步財報,直覺外科在2024年第四季度的營業收入達到了24.1億美元,同比增長25%。手術量增長了18%,而新安裝的達芬奇手術系統數量增加了19%,達到493臺。耗材銷售收入也相應增長23%,至14.1億美元。這些強勁的表現推動了公司市值從2024年初的超過1300億美元攀升到2025年初的逾2000億美元,使其成為醫療科技領域的領頭羊之一。

直覺外科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就,與其持續的技術創新密不可分。2024年3月,公司宣布其下一代多孔手術機器人——達芬奇5(da Vinci 5)獲得了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的510(k)許可。這款新型手術機器人引入了力反饋技術,使得外科醫生能夠感知手術過程中施加于人體組織上的力量,這有助于減少對組織的損傷。盡管該系統目前處于限量裝機階段,但它的推出已經激發了市場的新一輪熱情,并且在臨床前研究中表現出色。
隨著2024年的結束,直覺外科在全球范圍內共安裝了10032臺達芬奇手術機器人,其中1526臺是在當年安裝的,包括362臺先進的達芬奇5系統。全年總收入約為83.5億美元,較2023年的71.2億美元增長了17%。達芬奇5系統的成功推廣顯示了市場對于最新技術和更高效解決方案的需求,同時也鞏固了公司在全球醫療機器人市場的領導地位。
面對這樣的成績,有市場分析師表示:隨著更多醫院采用新的達芬奇5系統以及手術量的進一步增加,直覺外科有望在2025年繼續擴大其增長勢頭。
在2024年10月,直覺外科(Intuitive Surgical)與印度克里希納醫科大學附屬醫院(KIMS)達成了一項重要協議,計劃在印度的次級城市部署25個以達芬奇手術機器人系統為核心的機器人輔助手術設施。根據這份諒解備忘錄,每個項目都將配置一臺達芬奇手術機器人,并將在班加羅爾建立一個“機器人手術卓越中心”,為全國醫療醫療器械創新網提供廣泛的培訓服務。

此次合作將促進機器人輔助手術技術在印度欠發達地區的普及,預計覆蓋多個邦。隨著這25臺新設備的加入,印度境內的達芬奇手術機器人總數量接近200臺,按照每臺約2000萬元人民幣的價格估算,這次交易的價值約為5億元人民幣。
值得關注的是,在JPMorgan2025醫療健康大會上,美敦力(Medtronic)分享了其對手術機器人市場定位的戰略調整。盡管通常追求行業領先地位,但美敦力明確表示,在手術機器人領域,他們現階段的目標是穩固第二的位置。公司CEO Geoff Martha強調,Hugo機器人輔助手術系統的應用正在快速增加,手術案例數同比增長了一倍。他指出,雖然不是第一名,但成為行業內強有力的第二名同樣是一個值得驕傲的成績。美敦力將繼續通過技術創新和市場策略來增強其在這一領域的競爭力。
直覺外科的崛起與全球醫療機器人市場的迅速擴張緊密相關。隨著技術的進步和公眾對微創手術需求的增長,手術機器人市場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快速發展。據行業分析機構預測,到2030年,全球手術機器人市場規模將超過500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CAGR)約為17%。這一增長不僅來源于發達國家對先進技術的持續追求,也得益于新興市場中如印度、中國等國家對高端醫療設備投資力度的加大。
除了直覺外科之外,其他參與者也在努力爭奪市場份額。美敦力憑借其Hugo系統及相關技術的持續創新,正逐步從心臟節律管理等傳統優勢領域擴展至更廣泛的外科手術應用,力求在未來幾年內占據機器人手術市場的第二把交椅。
此外,強生公司旗下的Auris Health推出的Monarch平臺,以及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的Verily Life Sciences與強生合作開發的Verb Surgical項目,都是市場上不容忽視的競爭力量。
綜上所述,手術機器人市場正處于一個關鍵的發展階段。技術創新、市場需求以及企業間的競爭與合作,都將影響未來幾年內這個領域的格局演變。而像直覺外科這樣的領軍者,將繼續引領行業發展,為全球患者帶來更優質的醫療服務。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和臨床適應癥的拓展,醫療機器人將在提高手術精度、減少患者痛苦、縮短恢復時間等方面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對此,醫療器械創新網網將持續關注。
聲明:本文僅作信息傳遞之目的,僅供參考。本文不對投資及治療構成任何建議,請謹慎甄別。如涉及醫療器械創新網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為保障雙方權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立即處理。如有平臺轉載本篇文章,須自行對該篇文章負責,醫療器械創新網網不對轉載引起的二次傳播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