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聯影醫療上市滿一周年,該公司也將在這一天迎來對應市值逾700億元的限售股解禁,為8月21日-25日這一周解禁市值最高的個股。經計算,聯影醫療8月22日對應的解禁市值占本周A股解禁總市值的近四成。
聯影醫療為國產影像設備龍頭,本次解禁數量5.39億股占聯影醫療總股本的65.44%,是解禁前流通盤的1078%。以8月18日收盤價131.22元/股計算,本次解禁的限售股市值合計約為707.28億元。
基本面良好,解禁壓力大
聯影醫療此次解禁限售股中,其中戰略配售股份數量為4600萬股,上市流通數量為該限售期的全部戰略配售股份數量。除戰略配售股份外,本次上市流通的限售股數量為4.93億股。上海聯和投資有限公司為解禁比例最高的股東,解禁的限售股比例占公司總股本的16.38%。解禁籌碼較為分散,且解禁股東多為有退出需求的機構股東,加上流通盤大增,解禁壓力大。
實際上,整體來看,上市這一年,聯影醫療在二級市場上的表現并不理想。自上市初期沖高回落后,公司最新市值1081億元,較最高位近1800億元已蒸發約700億市值。相關股東自股價所獲解禁收益率已降至不到20%。
為緩解解禁壓力,聯影醫療全體董監高及核心技術人員出具延長鎖定期承諾,承諾在解禁日后的6個月內不減持公司股份。但僅半年的不減持承諾,提振市場信心有限。
“公司高度關注解禁事項,我們會盡力協調好各方,推動公司股東有序減持。”對于此次解禁影響,聯影醫療曾在接受投資者調研時有過公開回應。公司稱,公司目前的流通盤比較小,這次解禁不是壞事,是公司股權結構優化的重要時機,會增加公司股票的流動性。“一年解禁帶來的則是,一級市場的原始股東和二級市場專業投資機構的重要過渡。”
聯影醫療本次限售股解禁數量前十
源自:界面新聞
業績方面,聯影醫療近日發布了半年度報告。公司上半年經營業績穩健增長,實現營收52.71億元,同比增長26.35%,主要得益于全球醫療設備市場的復蘇以及公司持續向市場提供高質量的創新型產品和服務。公司上半年歸母凈利潤9.38億元,同比增長21.19%,彰顯公司成本控制和產品定價策略的有效性;其中設備收入46.26億元,同比增長22.92%,占比達到87.75%。
已經在二級市場上“跌跌不休”的聯影醫療,是否能夠承受住此次解禁面臨的壓力,將交給市場檢驗。
上半年銷售費用大漲逾五成
不僅如此,聯影醫療銷售費用大幅提高。公司半年報顯示,聯影醫療上半年發生的銷售費用約為8.24億元,2022年同期銷售費用為5.29億元,同比增長55.9%。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在聯影醫療銷售費用明細中,今年上半年,公司會務費及業務招待費的增幅最為顯著,上半年發生的會務費及業務招待費為9383.73萬元,去年同期為3578.98萬元,經計算,增幅為162.19%。
在半年報里,聯影醫療并未透露上述費用發生顯著增加的原因。實際上,近年來,聯影醫療銷售費用、會務費及業務招待費始終在不斷增加。2022年全年,聯影醫療實現銷售費用為13.28億元,同比增長28.98%;其中會務費及業務招待費為1.26億元。另據公司招股書,2019-2021年,聯影醫療銷售費用分別約為6.94億元、7.56億元、10.29億元,會務費及業務招待費分別為1.09億元、8162.92萬元、1.22億元。
在聯影醫療IPO過程中,公司銷售費用情況就曾遭到監管層追問,彼時上交所曾要求聯影醫療保薦機構、申報會計師核查銷售費用相關列報項目對應單據的真實性、合規性、內控完善性。
據聯影醫療IPO時期的回復,聯影醫療具體的會議類型包括行業展會、學術會議、經銷商會議以及產品發布會。
中國健康管理協會數字健康合規專委會副主任丁繼華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銷售費用較高,尤其是會務費較高,容易存在商業賄賂的風險,比如向中間人或代理機構支付傭金進行商業賄賂,或者以支付講課費、培訓費,向醫療專業人士個人或者機構提供學術贊助、商業贊助、資助及捐贈等。
此外,丁繼華表示,國家推動醫療領域反腐敗,將促進醫療領域企業強化合規管理,讓企業把更多精力投放到產品創新與醫療器械創新網上,真正提升企業的競爭力。當醫療行業全面合規后,更有利于老百姓用上放心藥和體驗到良好的醫療服務。
攻克核心技術
國產高端影像品牌崛起
證券研報顯示,在市場需求及政策紅利的雙輪驅動下,中國醫學影像設備市場將持續增長,2020年市場規模已達到537.0億元,預計2030年市場規模將接近1100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預計將達到7.3%,遠高于全球同期的3.9%。
具體而言,高端MR市場、高端CT、高端XR、高端分子影像等市場仍存在巨大的進口替代空間。國產品牌可通過技術創新掌握產品核心技術,以實現彎道超車。招股書顯示,聯影醫療各產品線主要核心部件均實現自研自產,技術升級為提高市占率奠定了堅實基礎。
聯影醫療全線產品
根據IPSOS數據顯示,按2023年上半年國內新增市場金額口徑統計,聯影醫療各產品線排名均處于行業前列。值得關注的是,公司CT產品線中超高端CT(≥128排)增長突出,MR產品線中3.0T增速明顯,超高場MR(>3.0T)新增市場占有率上升至第1,而分子影像新增市場占有率則持續領先,XR各類產品維持平穩增長態勢。整體來看,高端產品表現尤為突出。
聯影醫療在高端產品領域的探索從未止步。由公司牽頭的“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診療裝備與生物醫用材料”重點專項——光子計數能譜CT研發、磁共振引導的放療直線加速器系統研發及臨床驗證項目在今年上半年正式開題啟動。公司表示將全力推動實現光子計數探測器和關鍵部件國產化,填補我國在光子計數能譜CT領域技術空白,重點攻關大孔徑磁體、加速器定制梯度/射頻線圈等技術難題,并推動核心部件國產化,實現中國在磁共振引導的放療直線加速器領域的領跑。
聯影醫療高市值的背后,是國產品牌在醫療影像設備行業的逐步崛起。數據顯示,2019年至2021年,聯影醫療研發投入分別為6.9億元、8.5億元、10.48億元,占營業收入比例分別高達 23.17%、14.76%和14.45%。基于巨大的研發投入,聯影醫療鑄就了自己的技術壁壘,攻克了一系列關鍵技術,截至目前,聯影醫療已獲得授權發明專利超過1700項。
同時,聯影醫療具備強大的商業化能力。結合直銷與經銷模式,打造了覆蓋境內外市場、從三甲醫院至基層機構的多元化立體營銷體系。業內人士認為,國內醫療影像設備企業已從跟隨式創新走向領跑式創新,只要給予寬松的市場環境和足夠時間,國產替代進口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