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交所披露的《上市公司2019年前三季度業績分析》指出,分行業來看,前三季度創業板醫藥生物行業平均凈利潤達到2.37億元,醫藥生物等行業凈利增幅也達到20%以上,醫藥生物等行業凈利潤增速也達到40%以上。?近年來,國產醫療器械行業呈現蓬勃發展的態勢。由深圳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和深圳市醫療器械行業協會聯合發布的《深圳市醫療器械行業分析報告(2019版)》(以下簡稱《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底,國內醫療器械相關企業共45403家,其中生產企業1.6萬家。中國醫療器械市場規模約為5304億元,醫療器械行業增速領先全球。?在國內醫療器械行業中,邁瑞醫療無疑是這一行業的龍頭老大。在2018年中國醫療器械行業上市公司總市值排名前10的企業中,邁瑞醫療位居榜首。?縱觀邁瑞的發家史,幾乎就是國內醫療器械行業發展的縮影。從只能生產單參數血氧飽和度監護儀,到現在圍繞全生命周期開發的三大產品線,其書寫出的是中國民族品牌發展的代表性故事。?
自主創新:國產醫療器械“春芽”萌動
振興之路:“試煉”“跳躍”“升華”
為了鼓勵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深圳市給予給企業減稅、借款等政策和資金上的支持。?對于一個初創企業來說,即使有像李西廷這樣高學歷、高技術的創始人,但只要公司資金匱乏,就做不了生產,搞不了研發,甚至連生存下去都是問題。為了支持企業做研發,深圳市科技局給企業開通了借款通道,邁瑞就是從中借了95萬元用于開發單參數血氧飽和度監護儀。?對于沒有外資背景的高科技本土企業來說,自主研發產品難,但將產品賣出去更難。就像馬克思的《資本論》中所描述的“商品到貨幣是一次驚險的跳躍。如果掉下去,那么摔碎的不僅是商品,還有商品的所有者。”?要完成這最初的一跳,就要讓產品得到市場的認可。高端市場被國外品牌壟斷,要在這塊蛋糕上動手,如果沒有雄厚的實力,一不小心就是粉身碎骨。?以邁瑞為代表的中國本土醫療器械公司,幾乎是清一色的初創公司,又怎么冒得起這么大的風險。把產品賣出去,成了擺在企業面前的一大難題。但本土企業有本土企業的優勢,便宜就是本土企業的一大“殺手锏”。邁瑞正是依靠低價策略迅速找準了目標消費市場,一舉獲得“低價殺手”稱號。?對于一個企業而言,盈利是其發展的主要目標,但如果僅看到眼前的蠅頭小利,恐怕是承擔不了民族品牌振興的大任。就像李西廷說的,做企業不是單純的做生意,企業要承擔企業的責任,不能只關心賺多賺少。?中國民族品牌的興起,依靠的是一個個企業的興起。“不及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邁瑞就是其中的一條“江流”,中國自主研發的醫療器械在走向國際市場的征程中,邁瑞首當其沖,成為第一個在海外上市的中國醫療器械企業,完成了企業發展的又一跳。?2006年,為了提高在海外市場的品牌認知度,從西門子、飛利浦這樣的“大鱷”手中分得一杯羹,邁瑞做了一個大工作——登陸紐交所。
強勢回歸:國產品牌市場占有率不斷提升
多重利好醫療器械產業開啟“黃金十年”
?
對此,邁瑞年報中表示,隨著全球人口自然增長、人口老齡化程度提高,醫療健康行業的需求將持續提升。此外,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增長提高了消費能力,全球范圍內長期來看醫療器械市場將持續保持增長的趨勢。?一方面市場需求在不斷擴大,另一方面各種利好政策也連續推出。為了鼓勵創新醫療器械的發展,國家出臺加快創新醫療器械審評審批,支持醫療器械的自主研發創新等文件。此外,對基層醫療機構的硬件建設的支持力度也不斷加大。?“如果說 2018 年之前的10年是國內藥品產業發展的‘黃金十年’,那么我們可以說2018年開啟了國內醫療器械產業的‘黃金十年’。”李西廷在2018年年報中表示。?對標國際,接受國際市場的考驗是民族品牌振興中的關鍵環節。面向未來,本土醫療器械企業在自主研發走向世界的路上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