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脈支架集采前奏強勢拉響,大規模降價即將到來。
歷時五天
3月6日,河北醫保局發布《關于發布胸主動脈支架、腹主動脈支架兩類醫用耗材醫療器械創新網會企業及時間安排的通知》,請各相關企業按時參會。
此次會議一共涉及14家胸、腹主動脈支架企業,具體如下:
此前河北省通知中明確,為做好河北省牽頭胸主動脈支架、腹主動脈支架兩類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工作,邀請各有關生產企業參加線下產品、市場情況介紹,具體包括材質組成、技術參數、適用范圍、研發背景、市場需求、競爭態勢、推廣策略等。
按照此次介紹會企業時間安排,產品分類為兩大品類的醫療器械創新網時間為一個半小時,涉及單一品類的介紹時間為一小時。
大型聯盟集采呼之欲出
短期利潤面臨承壓
作為唯一的集采避風港,主動脈支架市場并未逃過降價命運。去年8月國家醫保局價格問詢猶如熱浪席卷而過,12家主動脈支架企業大幅下調價格,然后這也只是個開始。此次集采將胸、腹主動脈支架全部納入其中,且河北為“牽頭”省份,大型聯盟集采已經呼之欲出。
去年40%左右的降價幅度,讓主營業務為主動脈支架的企業利潤空間被顯著壓縮。以主動脈介入領域的頭部企業心脈醫療來看,2023年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 4.9億元,同期增長 37.98%。而2024年業績快報顯示,2024年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 4.9億元,同比增長 1.10%,凈利潤增速放緩。
據了解,目前胸主動脈和腹主動脈支架業務占心脈醫療總營收的77%,是其核心業務。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2021年中國主動脈腔內介入手術達到49217臺,其中胸主動脈手術32526臺,腹主動脈手術 16691 臺,手術量比值約為 2:1,隨著我國主動脈疾病患者不斷增加,預測未來主動脈腔內介入手術量仍將持續增長,預計2021年到2025年整體主動脈復合增長率20.6%,2025年到2030年整體主動脈復合增長率為11.6%。
我國主動脈腔內介入支架尚處于發展初期,按產品出廠價計算,2021年中國主動脈腔內介入支架市場規模為24億元。
盡管短期業務毛利承壓,但長期來看,集采的“以價換量”則有望加速擴大市場滲透率,以往被價格拒之門外的治療需求將被集體“釋放”。
從河北召開醫療器械創新網會動作來看,此次集采對于兩大耗材產品的實際情況頗為重視,集采規則或更兼顧臨床和創新。
除短期利潤承壓歪,主動脈支架企業還將面臨業務模式轉變的壓力,流通加價環節被大幅壓縮,相關企業從依賴渠道關系營銷的傳統模式,轉向依靠產品質量本身以及服務效率的新模式。
集采漩渦下,同質化嚴重的中小企業在價格腰斬壓力下將面臨退出市場,主流企業如能在集采中獲得可觀采購量,則有望進一步擴充市場,強化優勢地位。
同時,價格競爭促使企業轉向高附加值產品,從而能夠實現風險對沖,縮短因主動脈支架產品大幅降價帶來的業績承壓周期。
近日,心脈醫療研發的Hector?胸主動脈多分支覆膜支架系統正式獲批進入國家藥監局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查程序。該產品用于微創傷介入治療累及主動脈弓部三分支的胸主動脈瘤。這是心脈醫療?第9款進入國家創新醫療器械審批“綠色通道”的產品。
2月8日,由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舒暢教授領銜,與先健科技共同研發的主動脈覆膜支架系統獲國家藥監局正式注冊批準。該產品為國家藥監局批準的首款明確適用于煙囪技術的主動脈覆膜支架系統。
主動脈介入市場正迎來一場新的價格秩序調整,提升市場滲透率和患者可及性是這場變革的最終目的地。
▲文章來源:賽柏藍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