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3月18日,卓正醫療控股有限公司 (簡稱"卓正醫療”)在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在香港主板掛牌上市。這是繼其于2024年5月16日遞表失效后的再一次申請。
作為國內中高端私立醫療的頭部品牌,卓正醫療的“二次闖關”被業內視為觀察民營醫療資本化進程的關鍵樣本:首次失利暴露了行業共性的盈利與合規難題,而此次重啟則需回答一個核心問題——“高端醫療的故事,能否撐起資本市場的期待?”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數據,以2023年的收入計,卓正醫療是中國第三大私立中高端綜合醫療服務機構。按截至2023年12月31日所覆蓋的中國城市數量及2023年的付費患者就診人次計,卓正醫療在所有私立中高端綜合醫療服務機構集團中分別排名第一及第二。單次就診費用高達千元以上,卓正醫療在發展戰略上專注于服務中高端醫療服務市場,以具有較強購買力、偏好更個性化醫療服務的大眾富裕人群為目標客戶。自2012年創立至今,目前已在深圳、廣州、北京、成都、蘇州、長沙、 上海、重慶、杭州及武漢等地擁有及經營20家醫療服務機構,其中包括18家診所和2家醫院。此外,卓正醫療在新加坡也經營著3家全科診所。并在招股書表示將繼續通過內生增長和戰略收購進一步擴大其醫療服務機構網絡,并滲透到更多的新一線城市。卓正醫療“出身名門”創始人團隊多來源于北大、騰訊等名校名企。在起步階段就拿到過騰訊控股、經緯創投等知名機構的多輪融資。招股書顯示,從2014年從經緯中國和久邦數碼拿到數百萬美元的A輪融資算起,到上次IPO的7年時間里進行了5輪融資,累計融資1.66億美元,估值超過5億美元。但醫療服務是重資產運營的行業,投入高、回報周期長。從招股書看,2022年—2023年,卓正醫療均處于虧損狀況,2022年虧損1.23億元,2023年虧損0.44億元。直到2024年,實現了全年盈利,凈利潤為1070萬元。
但主要依賴成本壓縮(如關閉低效門店、削減營銷費用),而非業務結構性優化。但此前較長時間的虧損狀況,會讓投資者對其盈利能力和盈利持續性產生疑慮。除了財務困境,卓正醫療還面臨著一系列合規問題。據公開信息,其旗下多家醫療機構在過去兩年間因違規行為遭到行政處罰。
如深圳卓健門診部因使用未注冊醫師開展診療活動、未按規定校驗《放射診療許可證》被罰款;北京卓正診所有限公司因非法施行計劃生育手術被罰款并建議立案調查;北京卓康診所有限公司兩次因未妥善填寫和保管病歷資料、未按規定制定和實施醫療質量安全管理制度被警告并罰款。這些事件不僅暴露出卓正醫療在內部管理、人員資質審核、醫療規范操作等方面的漏洞,更對其品牌形象和公眾信任度造成了負面影響。高端民營醫療在醫保層面的依賴度趨零。目前,高端民營醫療機構98.3%的收入來自自費客戶,雖然保持了客單價優勢,但也意味著失去了醫保支付的安全墊。截至2024年12月31日,卓正醫療共有108,052個會員賬戶。2022年至2023年,卓正會員續費率分別約為42%、56%和64%。卓正醫療 “高客單”與“幾乎全自費”的成交模式高度依賴客戶粘性,而這種消費者主觀意識上的選擇極易收到外部環境、客觀條件等多重因素影響。對投資者而言,沒有安全感。2024 年整體市場情緒低迷,港股市場對中概醫療股的接納度下降,尤其是對于此前 “未盈利” 或者盈利能力不明朗的企業,投資者的要求更加嚴格,投資更加謹慎。在資本市場持續低迷、醫療賽道估值回調的背景下,卓正醫療選擇啟動二次沖擊IPO的不可避免會面臨更嚴苛的審視。無論此次IPO的結局如何,都代表著資本市場對于醫療板塊的判斷與信心,關乎于每家想逐鹿于資本市場的醫療企業。在新的招股書中,卓正醫療對募集資金的使用有了更明確的規劃,所得資金凈額將主要用于升級現有醫療服務機構、設立新機構,進一步優化醫療服務環境和擴大服務規模。積極尋找合適機會,收購一線城市和新一線城市的優質醫療服務機構,加速市場布局;加大對信息技術系統的升級投入,提升運營效率和服務質量;剩余部分將用作營運資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以上卓正醫療的進一步擴張計劃對于我們醫療器械行業來說是個好消息。這將直接帶動其對高端醫療器械的需求。例如:現有設備升級可能采購更多數字化、智能化的醫療設備(如影像診斷設備、手術機器人等);??苹枨?/strong>,卓正醫療覆蓋兒科、齒科、眼科等專科領域,可能推動相關??破餍担ㄈ鐑和瘜S迷O備、高端牙科器械)的需求增長。卓正醫療在員工薪金與福利開支方面作出了調整,2024年這一開支比重降至41.1%,通過控制成本來提升盈利水平。通過醫療服務機構和線上醫療服務平臺的協同運作,提升患者從診前咨詢到隨訪全流程的服務體驗,如2022年至2024年,線上醫療服務平臺的付費患者訪問量顯著增長,2023年和2024年醫生為患者提供的免費隨訪次數也有所增加。公司在招股書中表示,將利用創新人工智能技術,實現醫療提供方式轉化,并提高運營效能及醫療質量。根據招股書披露,2025年卓正醫療將成立籌備項目團隊,正式開展專項人工智能革新,該團隊將專注于擴展外部合作及提高人工智能工具的臨床效能等。盡管二次遞表展現出企業的調整決心,但挑戰依然存在。從行業層面看,醫療服務賽道競爭激烈,線上端互聯網巨頭跨界擠壓,阿里健康、京東健康來勢洶洶。線下端公立醫院“特需服務”擴容:部分三甲醫院開設國際醫療部,分流高端客群。如何在規?;瘮U張與服務質量把控間取得平衡,仍是長期課題。從資本層面看,需持續證明盈利模式的可持續性,打消投資者對 “高投入、慢回報” 的顧慮。市場環境與監管政策的不確定性,具體包括民營醫療監管“紅線”模糊,例如醫師多點執業限制、醫保控費常態化、集采政策對藥品/器械采購成本的影響等問題仍舊難以規避。以上挑戰無不時刻要求著卓正醫療保持靈活應對能力,確保上市進程與企業長期戰略協同推進。二次IPO是一場“沒有退路的戰役”,卓正醫療既需修補歷史短板,更要向資本市場證明“未來值得更高溢價”。對卓正而言,上市只是中途站,能否在醫療健康產業長周期中占據生態位,才是真正的終局考驗。對醫療行業的整體市場而言,本次卓正醫療再戰IPO可能引起資本市場對醫療行業的關注,尤其是中高端服務領域。如果IPO成功,可能吸引更多投資進入這個領域,間接推動醫療器械企業的融資和并購活動。對醫療器械企業而言,如果本次卓正醫療IPO成功,那么其擴張需求短期內會帶來一波醫療器械的需求增長。并且由于競爭加劇,其他醫療服務機構可能效仿擴張,進一步增加對醫療器械的需求。但醫療器械企業需長期關注其擴張成效及行業競爭格局變化,關注頭部醫療服務機構的采購策略變化,并結合自身定位,在智能化、??苹I域提前布局。此外,以卓正醫療為代表的高端醫療由于其客群對于服務質量的敏感性也提醒著企業在產品研發與服務方向進一步提升產品附加值,例如產品的精細化、定制化服務。對于依賴中高端市場的醫療器械企業,卓正醫療的動向可能成為行業風向標。后續,卓正醫療的IPO進度,創新網將持續跟進,歡迎大家繼續關注!聲明:本文僅作信息傳遞之目的,僅供參考。本文不對投資及治療構成任何建議,請謹慎甄別。如涉及醫療器械創新網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為保障雙方權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立即處理。如有平臺轉載本篇文章,須自行對該篇文章負責,醫療器械創新網網不對轉載引起的二次傳播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