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加強拖欠企業賬款清理,醫療領域已經開始動作。
01
國家聚焦拖欠企業賬款
衛健、醫保公開欠款情況
據新華社報道,記者從4月2日召開的國務院減輕企業負擔部際聯席會議2025年工作會議獲悉,今年將聚焦“四亂”、拖欠企業賬款、企業成本負擔重等問題,多措并舉減輕企業負擔。
會議部署2025年重點任務時提出,要聚焦拖欠企業賬款問題,開展加快加力清理拖欠企業賬款行動,嚴格源頭管理,加大對新增拖欠的懲戒力度,建設國家統一的拖欠中小企業款項投訴平臺,健全解決拖欠企業賬款長效機制。4月3日,國家藥監局政務微信號“中國藥聞”轉發了該文章。拖欠企業賬款問題近年被國家層面高度關注,上文會議中部署的任務,在此前已被寫入2025政府工作報告,具體內容為“加力推進清理拖欠企業賬款工作,強化源頭治理和失信懲戒,落實解決拖欠企業賬款問題長效機制”。早在2023年5月,國務院官網發布《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做好2023年降成本重點工作的通知》,強調要加大拖欠中小企業賬款清理力度。今年3月24日,中國政府網發布通過修訂的《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簡稱《條例》),對于以往存在的中小企業應收賬款賬期長、投訴機制不完善、監督管理措施不到位等問題,均予以回應并提出解決方案,明確規定付款期限最長不得超過60日。《條例》自2025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條例》中提到,機關、事業單位應當于每年3月31日前將上一年度逾期尚未支付中小企業款項的合同數量、金額等信息通過網站、報刊等便于公眾知曉的方式公開。目前醫療領域已經開始響應該項要求,近日北京、浙江等多地的衛健、醫保部門均發布2024年度逾期尚未支付中小企業款項信息公示。醫保監管閉環形成
藥械回款難加速破解
據廣西醫保局此前披露,2024年3月收到企業反映該區部分醫療機構存在長期拖欠集采品種超聲刀貨款情況,按照欠款情況和拖欠時間進行全面細致排查梳理,全區集采超聲刀超6個月未回款的醫療機構有22家,金額601.27萬元,其中超1年未回款的有10家醫療機構、金額518.02萬元。基于拖欠貨款問題,醫院和企業對簿公堂的情況也并不少見。2024年,吉林法院網發布《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服務企業發展優化營商環境十大典型案例》,其中就包括某醫療器械公司與某醫院買賣合同糾紛案,在共計約336萬的貨款中,未付部分就逼近300萬。針對醫療企業回款難問題,現階段由國家醫保局推動的“三結算”(即時結算、直接結算、同步結算)改革已經卓有成效。以其中直接結算模式為例,山東、福建、江西、內蒙古、湖南、遼寧、安徽、河南、河北、江蘇等多地均開始推進,貨款回款周期被壓縮至30天左右。即時結算則屬于從“后付”到“現付”的變革,直接加快了醫院的資金回流。《2024年醫療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快報》顯示,醫保基金對醫療機構的即時結算已在170個統籌地區開展,大幅壓縮了醫?;饟芨稌r限,最短壓縮到1個工作日。相較直接結算和即時結算,同步結算模式改革對患者端的影響更直接,安徽、山東、上海等地正在加速鋪開,為商保推廣降低了門檻,通過幫助醫療機構便捷結算服務,間接加速回款效率。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三結算均由醫保局主導,而最新《條例》又能對醫保部門是否存在拖欠賬款形成有效監督,保障三結算改革能夠可持續推進,藥械回款難問題有望逐漸走向終結。聲明:本文僅作信息傳遞之目的,僅供參考。本文不對投資及治療構成任何建議,請謹慎甄別。如涉及醫療器械創新網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為保障雙方權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立即處理。如有平臺轉載本篇文章,須自行對該篇文章負責,醫療器械創新網網不對轉載引起的二次傳播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