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3日,杭州啟明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02500)宣布正式復牌交易,結束了長達475天的停牌期。
這一進展標志著啟明醫療暫時規避了港交所“連續停牌18個月即退市”的規則,在停牌16個月后驚險完成合規性“闖關”。
此次復牌標志著這家曾被譽為“中國心臟瓣膜第一股”的企業,在經歷治理危機、合規整改與管理層重塑后,重新獲得資本市場的準入資格。
經過了475天的鍛造,在資本市場的重新出發的第一天局勢依然不明,截至發稿,啟明股價目前起伏不大,僅在上午11時左右出現小幅上漲。
01
光環下的NO.1
啟明醫療成立于2009年,是中國結構性心臟病介入治療領域的先行者,背后站著眾多資本大鱷,如啟明創投、紅杉中國、高盛集團等。
其核心產品VenusA-Valve于2017年獲批,成為國內首個商業化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TAVR)產品,同時也是全球第一款自膨式肺動脈瓣膜。曾占據80%以上的市場份額,并推動國產高值醫療器械出海。
公司于2019年年底登陸港交所,被譽為"心臟瓣膜第一股",由于彼時資本對創新型醫療器械的追逐,啟明醫療股價很快翻倍,一時風光無兩。
02
高臺跳水
2020年10月,啟明醫療股價創下97港元/股的最高價,市值也隨之飆升至 427億港元。然而自2021年年初開始,公司股價輪番下挫。
競品涌現,三分天下
啟明醫療的主要產品為VenusA系列產品,屬于TAVR產品,即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所用到的產品,這也就是前些年資本瘋狂追逐的細分賽道,財報顯示,2023年上半年,VenusA系列產品的收入占比就接近90%。
事實上,TAVR賽道也不止啟明醫療一家公司,沛嘉醫療(09996.HK)和心通醫療(02160.HK)分別于2020年、2021年相繼上市,三家公司被投資者稱為港股瓣膜"三劍客"。
(藥監局創新器械相關數據)
這無疑也帶來了競爭的壓力,啟明醫療旗下TAVR產品的市場占有率曾經一度高達80%以上。但隨著同行產品的不斷獲批上市,在2022年,公司表示TAVR產品的終端市場占有率為50%以上。對比巔峰時期,市場份額已被同行"蠶食"不少。
禍起蕭墻
2023年11月,一則宣布停牌的公司公告,將啟明醫療推下神壇,一時間眾說紛紜。
在停牌三天前,11月20日,啟明醫療發布了一條人事任命,公告顯示曾敏將請辭該公司執行董事及董事會董事長,該決議將在2023年12月25日召開的臨時股東大會結束起生效;訾振軍請辭該公司執行董事、總經理及授權代表,自2023年11月20日生效。
停牌事件發生后,啟明醫療又先后發布數條公告,就前高管借款和公司復牌等事宜進行披露。內容包括:進行特別審核、法證調查結果、內部合規舉措、公司直面內控風險的決心、積極配合港交所推動復牌等。
公告顯示,高管曾敏和訾振軍未經授權轉移資金累計18.5億元;與中建一局訂立約11.82億元的建造合約漏報;向江蘇吳中地產貸款2.3億元;為訾振軍3.96億元貸款提供擔保。
外有強敵,內有禍亂。此時的啟明醫療烏云密布。
03
痛定思痛
停牌期間,啟明醫療展開全方位整改以符合港交所復牌指引。
1. 管理層換血
訾振軍、曾敏等涉事高管辭任,在新任管理層的帶領下,啟明醫療正走向更為專業的由董事會領導的職業經理人治理模式。
2. 合規體系重建
聘請德勤企業咨詢(上海)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作為內部控制顧問,對公司的內部控制進行審查,并評估公司是否有足夠的內部控制政策和程序來彌補和減少相關漏洞。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焉。停牌時間促使公司管理層重塑、內部整改完成,進一步規范了公司運營,為其在資本市場行穩致遠保駕護航。
04
業務維持與突破
盡管停牌,但啟明醫療的核心業務仍在穩步推進。
VenusA瓣膜系列是啟明醫療的盈利支柱,貢獻了超過80%的營收,產品在市場上具有領先地位。
根據啟明醫療官方披露和相關行業報告,VenusA系列產品(包括VenusA-Valve、VenusA-Plus、VenusA-Pro)的累計植入量已超過20,000臺,是中國TAVR(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市場植入量最多的產品系列。
公司國際化拳頭產品VenusP-Valve于2023年7月獲美國FDA批準IDE申請,可開展關鍵性臨床研究, 成為首個在美國獲批臨床研究的中國產人工心臟瓣膜產品 。預計可于2026年在美國及日本同步獲批上市 。
25年1月,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了啟明醫療的“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系統”(國械注準20243132441)的創新產品注冊申請。
此次獲批的 VenusA-Deluxe 是 VenusA 家族的第四代產品,相比于第三代產品,VenusA-Deluxe 對輸送系統進行了進一步的優化升級。第四代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系統的獲批,不僅豐富了啟明醫療的產品線,也標志著公司在結構心TAVR領域的戰略布局進一步深化。
豐富的產品組合,將進一步鞏固企業的競爭壁壘。
啟明醫療的發展過程,風光過,也踩雷過。
這也讓我們更深刻體會到:企業在起起伏伏中發展,不是比誰走得快,而是比誰走得遠。
創始人對于企業,可以是企業的精神領袖,奠定企業的發展基調。但在企業快速膨脹迅速崛起的過程中,一言堂的管理模式已經過去,缺乏系統與科學支持的決策將如無本之木。企業制度化、決策透明化將在中國創新醫療器械企業扮演更為重要的角色。
低谷時蟄伏,重整后再戰。啟明醫療以生死時速卡在徹底退市前兩月完成復盤條件,重新上市,有破釜沉舟的決絕,亦有對雨過天晴后的期待。
讓我們共同期待啟明醫療的后續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