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外媒表示,全球骨科巨頭史賽克 Stryker (NYSE:SYK)的副總裁兼首席財務官 Glenn Boehnlein 將以每股 333 美元的價格出售了其價值 670 萬美元的股票,這一拋售動作也引起了業內的擔憂。通過此次出售,預計其擁有的持股減少了 82%,這可能暗示他有強烈的重新配置資本的愿望。

截止目前,史賽克最新市值1.2千億美元微有回落,自出售新聞一出,史賽克出現跌幅超5.2%當前股價為315美元,但從長期來看,史賽克的前景值得期待。
過去一年中媒體表示史賽克曾出現過一筆最大的股份出售,賣出是由獨立董事 Ronda Stryker 完成的,她以每股約 346 美元的價格出售了價值 1 億美元的股票。
但由于這次出售的價格發生在目前股價(332 美元)附近,雖然我們通常不喜歡看到內部人士賣出股票,但如果賣出價格更低,則會更令人擔憂。鑒于這次出售是在接近當前價格的情況下進行的,這讓我們有些謹慎,但并不算是一個重大的問題。
于此同時,史賽克在過去一年內出現數次拋售情況并沒有內部高層買入股票的事件發生。下圖顯示了過去 12 個月公司和個人的內幕交易情況。
?
通常看一家企業內部人士所擁有的公司股份占比,能很大程度上讓外界能夠判斷出高層與企業的利益目標是否一致。
據統計,史賽克的內部人士持有大約 130 億美元的股票(占公司總值的 10%)。外媒分析師表示,這一水平的內部人士所有權是一個好兆頭,因為它增加了管理層考慮股東最佳利益的可能性。
回顧過去一年中雖然沒有高管買入的情況,但是考慮到史賽克是一家盈利且正在增長的公司,外媒對此表示并不擔憂其未來發展。
媒體分析表示,近一年內的幾次連續股票出售記錄以及該公司內部人士所持較高的所有權比例會讓投資者稍顯謹慎。雖然了解內部人的所有權和交易情況目前向好,但也會考慮投資股票時面臨的風險,此外史賽克還存在負債水平較高的情況,這些因素或許在未來一定時間內將使史賽克的股票交易市場陷入低迷。
在近日最新CEO薪酬排行榜中顯示,隨著2023年公司銷售額首度突破200億美元大關,史賽克公司高管和普通員工的薪酬也在攀升。
史賽克董事長、首席執行官兼總裁Kevin Lobo在2023年的薪酬總額為2077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5億),相比2022年的1856萬美元增長了12%,是醫療科技界薪酬最高的高管之一,且薪酬已經連升三年(2020年 1330萬美元,2021年1640萬美元)。
其中史賽克副總裁兼首席財務官Glenn Boehnlein,也就是本次出售所持股份的主角,同樣實現了兩位數的漲薪幅度。?Boehnlein在2023年的薪酬總額為684萬美元,比2022年的585萬美元增長了17%。包括755834美元的薪金、202萬美元的股票獎勵、255萬美元的期權獎勵、137萬美元的現金獎金和143262美元的其他補償。
也正是因為其薪酬正向增長17%,卻大范圍出售自己所持有股票,原因更令人費解。有媒體猜測,這一出售可能是個人財務規劃行為,此外出售股票可能與個人稅務規劃有關,尤其是在美國,資本利得稅的稅率可能會影響何時出售股票。如果預期稅率將會上升,那么提前出售股票鎖定較低的稅率可能是一個合理的策略。
畢竟史賽克在2023年的財報表現中,可謂十分搶眼。此外史賽克營收和凈利潤連續四年保持雙位數增長。
史賽克在2023年的凈銷售額達到了205億美元,比2022年的184.49億美元增長了11.1%。有機凈銷售額實現了11.5%的增長,顯示出公司在現有市場的深化和擴展都取得了顯著成果。
今年6月,外媒MassDevice和Medical Design & Outsourcing更新了最新的全球骨科排名Top10,他們表示由于評估方法的變化,今年全球最大骨科設備公司的榜首位置發生了變化。
?圖片來源:醫療器械創新網網
從內窺鏡設備到腦部手術技術,再到緊急除顫器,史賽克公司遠不僅僅是一家骨科設備公司。因此外媒認為應該將史賽克骨科與脊柱業務獨立統計,這一評估變化意味著外媒認為強生公司的DePuy Synthes業務是當前全球最大的骨科設備公司,但只是略微領先。
但據外媒分析史賽克公司明年可能會重新奪回榜首位置。2023年,DePuy Synthes的收入增長加速至4.4%,而史賽克的骨科和脊柱業務增長速度更快,達到10.5%。
據分析史賽克公司因Mako手術機器人系統在膝關節和髖關節手術中的受歡迎而取得了成功。去年,Mako系統在全球的手術量超過了100萬例。預計Mako的增長將在2024年后期在史賽克推出肩部和脊柱新應用后進一步加快。Mako的成功意味著史賽克的許多競爭對手也在機器人手術和數字手術方面變得更加活躍。
在全球范圍內,強生(Johnson & Johnson)的DePuy Synthes、史賽克(Stryker)、捷邁邦美(Zimmer Biomet)等公司是主要的骨科設備制造商。這些公司在技術創新和市場擴張方面表現突出,推動了整個行業的增長。
而在中國市場,主要包括三友醫療、威高骨科、春立醫療、大博醫療、凱利泰、荷普醫療、愛康醫療、微創醫療、邁瑞醫療、中航高科等國產廠家也正積極布局骨科市場,并逐步打開國際市場,走向世界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