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東芝公司22日召開臨時股東大會,通過公司私有化提案,宣布將于12月20日從東京證券交易所退市。
今年8月起,以日本國內基金“日本產業合作伙伴”(JIP)為主的財團正式向東芝發起總額約2萬億日元(1美元約合149日元)的要約收購。東芝官網發布文件稱,JIP財團將從普通股東手中收購剩余股份,將東芝收購為全資子公司。
東芝年內退市,其74年上市公司身份將被終結,股東將統一為由20多家日本公司組成的JIP財團。東芝社長島田太郎在股東大會上指出“東芝曾憑借驚人的技術風靡世界”,并強調希望通過歸入JIP等國內聯盟旗下,“擁有穩定的股東體系,讓創新技術再次在世界上大放異彩”。
2015年,東芝在被曝光會計造假丑聞后陷入財務危機,長期處于管理混亂、經營困難的狀態。這期間,東芝多次傳出并購重組方案,均告流產。有分析說,東芝的重組方案遲遲難以確定,與東芝握有敏感技術、日本有關方面對投資方的選定特別慎重相關。
昔日的全球前三醫療器械巨頭,跌落神壇
全盛時期,東芝是全球前五的半導體制造商、全球前三的醫療器械廠商、日本第二大綜合電機制造商、日本四大核能廠商之一。從生產日本國內第一個X光射線管開始,東芝的醫療器械業務在日本乃至全球都占有一席之地。2015年東芝集團被曝出,從2008年以后連續7年持續做假賬,讓企業憑空多出了2248億日元(約120億人民幣)的利潤。當時這一事件導致了包括社長在內的8名董事辭職。在多重壓力下,近年來東芝選擇通過出售業務版圖來維系企業存續。
出售影像業務給佳能,但未破滅的醫療夢
2016年,東芝將東芝醫療器械子公司“東芝醫療系統”出售給佳能,出售金額為6655億日元(約合人民幣387億元)。東芝醫療系統主要業務涵蓋了CT裝置、MRI以及X射線檢查儀等易用圖像診斷裝置,尤其是CT裝置在日本市場具有很高的占有率。出售過程中,包括佳能、富士膠片、柯尼卡美能達與英國投資基金的聯合體曾競購東芝醫療,最終佳能以競購價格勝出。
不愿放手的重離子束治療裝置業務
在2015年4月,東芝曾經宣布與比利時質子線治療裝置大型廠商Ion Beam Applications(IBA)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合作的內容中,IBA將協助東芝將其重離子束(碳離子束)治療裝置推向海外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