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鄭炳巽
9月4日晚間,華熙生物(688363.SH)發布公告透露,全資控股子公司“鉅朗公司”在今年9月1日,已與另外3家公司——“Medytox”、“開曼華熙”、“華熙美得妥”(Medybloom)——簽署一項《終止契約》,終止了此前簽署的《合資協議》和《獨家代理協議》。
其中,《合資協議》指的是,2015年5月,開曼華熙和Medytox簽署的在中國大陸開發、拓展、銷售由后者生產的“特定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等醫療美容產品”的合資協議。2018年9月,鉅朗公司代替開曼華熙將其繼承。
《獨家代理協議》指的是,華熙美得妥和Medytox在2016年8月簽署獨家代理協議,前者成為上述產品在中國大陸地區的獨家經銷商。
▌一紙律師函宣告合作終止
《科創板日報》記者梳理多份文件后發現,當年最早簽署《合資協議》時,開曼華熙和Medytox約定合資在香港成立華熙美得妥,用以在中國大陸開發、拓展及銷售Medytox生產的“特定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及“其他醫療美容產品”。
同時,根據《合資協議》,開曼華熙出資5000萬港元獲得華熙美得妥50%股權,Medytox則在出資2500萬港元之外,授予華熙美得妥《獨家代理協議》,同樣獲得華熙美得妥50%股權。
時間來到2018年9月,鉅朗公司以1678萬港元收購了開曼華熙持有的華熙美得妥50%股權,承接了開曼華熙在《合資協議》下的權益,且視同為最初簽署方。再到2020年3月,鉅朗公司和Medytox決議各自向華熙美得妥增資1700萬港元,支持后者的進一步發展。
然而,這進一步的發展,卻因鉅朗公司于2022年7月向Medytox發出的一份律師函戛然而止。
華熙生物透露,終止合作的原因在于,自《合資協議》簽署后,Medytox從未向華熙美得妥提供任何相關產品以供銷售。同時,基于韓國食品藥品安全部在2020年采取的行政措施,Medytox包括肉毒素產品在內的一系列產品,遭到召回和銷毀,批準程序被取消,制造銷售和使用被暫停。這也導致了鉅朗公司和Medytox簽署的合作無法實現。
鉅朗公司和開曼華熙在向Medytox發出律師函,同時表示保留追究Medytox相關法律責任的一切權利。
《科創板日報》記者就此事致電華熙生物董秘辦,對方人員回應,“了解到Medytox也有在對發出禁令的機構提起訴訟,但由于仲裁是公司法務部門在負責,具體情況不太清楚。”
可是,由于Medytox不同意鉅朗公司提出的訴求,鉅朗公司已于今年1月向“新加坡國際仲裁中心”提起仲裁,對Medytox的違約提出7.5億港元(約6.42億人民幣)的索賠要求。
根據最新公告,因為鉅朗公司和Medytox進行前期溝通,今年從6月起仲裁程序多次暫停,但目前已恢復。接下來,未結仲裁將繼續推進,暫未開庭審理。
▌對利潤影響存較大不確定性
華熙生物指出,《合資協議》和《獨家代理協議》的終止,并不妨礙既有索賠,也不妨礙Medytox、鉅朗公司與既有索賠有關的未結仲裁。但是,華熙生物也提醒,“仲裁雙方對違約事實、索賠金額分歧較大,仲裁結果及未結仲裁對公司利潤的影響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資料顯示,華熙生物是一家以合成生物科技創新驅動的生物科技公司、生物材料全產業鏈平臺公司,目前已經建立了生物活性材料從原料到醫療終端產品、功能性護膚品、功能性食品的全產業鏈業務體系,客戶涵蓋醫藥、化妝品、食品等領域的制造企業、醫療機構及終端用戶。
2023上半年,華熙生物實現營收30.76億元,同比微增4.77%;歸母凈利潤和扣非歸母凈利潤分別為4.25億元、3.61億元,同比下降10.27%、12.69%。
當前,功能性護膚品仍是華熙生物主要收入來源,2023上半年該業務實現營收19.66億元,占主營收入高達63.92%。相比之下,同期原料業務收入5.67億元,占主營收入18.45%;醫療終端業務收入4.89億元,占主營收入15.90%,其中,皮膚類醫療產品的收入為3.26 億元,同比增長56.76%。
《科創板日報》記者發現,華熙生物曾在當年的IPO文件中指出,通過多年運營積累,已經與眾多醫院及醫療機構達成了合作關系。與Medytox的合作,可以將肉毒素作為公司醫療終端產品的有效補充,能夠利用公司在國內的現有渠道,快速實現推廣及銷售。
《科創板日報》記者查詢華熙生物的最新財報,沒有發現與Medytox之外的其他企業開展肉毒素產品的合作。至于與Medytox的仲裁結束后,華熙生物是否有引進肉毒素產品的新計劃,上述董秘辦人員表示只能以公告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