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飛檢結果公布僅一個月,2023年飛檢已啟動。
嚴查三大領域:醫學影像檢查、臨床檢驗、康復
今日(7月15日),國家醫保局聯合財政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局印發了《2023年醫療保障基金飛行檢查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全文見文末),決定在全國范圍內組織開展2023年醫療保障基金飛行檢查工作。

《方案》指出,今年選定醫學影像檢查、臨床檢驗、康復三個領域作為檢查重點。檢查范圍為2021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期問醫保基金使用和管理情況,必要時可追溯檢查以前年度或延伸檢查至2023年度。
今年飛行檢查的兩項目標:一方面通過徹查醫保領域各類違法違規行為,持續保持基金監管高壓態勢,進一步壓實定點醫藥機構合理、規范使用醫保基金的主體責任;另一方面通過飛行檢查后續整改,不斷優化醫療、醫保現行政策,強化經辦機構審核檢查責任,提升定點醫藥機構全國統一醫保信息業務編碼應用的準確性和規范性。
與去年相比,2023年的檢查對象更為具體,今年檢查對象為定點醫療機構、定點零售藥店、醫保經辦機構。在檢查對象選取上分兩步走,
1.被檢城市:由國家醫保局會同有關部門從各省范圍內選擇醫保基金用量較大的城市(一般為地級市)作為被檢城市,直轄市直接作為被檢城市。
2.被檢單位:由飛行檢查組從被檢城市醫保基金支付排名靠前的定點醫藥機構中現場抽取2家醫院和1家藥店,連同市級醫保經辦機構共同作為被檢單位。也可根據舉報線索、智能監控疑點等直接確定被檢單位。
原則上既往接受過國家飛行檢查的機構,不再作為被檢單位。
1.針對定點醫療機構檢查。包括醫保內控管理情況,財務管理情況,藥品、耗材集中帶量采購執行情況,全國統一的醫保信息業務編碼應用情況以及醫保基金使用過程中涉及的醫療服務行為和收費行為。
2.針對定點零售藥店檢查。包括將醫保基金不子支付的藥品或其他商品串換成醫保藥品,空刷、盜刷醫保憑證,偽造、變造醫保藥品“進、銷、存”票據和賬目,偽造處方或參保人員費用清單,為非定點零售藥店、中止醫保協議期間的定點零售藥店或其他機構進行醫保費用結算等行為。
3.針對醫保經辦機構檢查。包括與醫療機構費用審核和結算支付情況,對門診慢特病待遇認定、定點醫療機構準入、第三方責任醫保基金不予支付、異地就醫結算費用等審核情沉,DRG/DIP付費方式下年度預算額度確定情況,智能審核系統使用情況,對定點醫藥機構日常核查落實情況等。
本次飛檢采取“省份交叉互檢”模式,通過抽簽方式確定參檢和被檢省份。飛行檢查實行組長負責制,原則上每組檢查人數控制在60人以內,檢查時間控制在10天以內,視情況可延長檢查天數。
計劃在2023年8月—2023年12月期間實現對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全覆蓋檢查。
飛檢啟動(2023年7月)。國家醫保局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并制定統一的檢查流程、檢查方法、檢查標準并完成抽簽配組。省級醫療保障行政部門按照本方案制定實施方案,細化檢查各項內容,同時根據檢查重點提前做好培訓工作。
飛檢實施(2023年8月—2023年12月)。現場檢查前,飛行檢查組完成數據飾查,被檢地區醫療保障部門配合做好相關工作,及時提供真實、完整、準確的政策文件、數據信息等有關資料。現場檢查中,飛行檢查組在充分聽取各方意見基礎上形成客觀、公正的書面結論并將相關資料移交被檢省醫療保障行政部門進行后續核實處理。現場檢查結束后,被檢省醫療保障行政部門在處理完結后5個工作日內向國家醫保局報送書面報告。
國家醫保局適時組織力量對被檢機構整改情況進行“回頭看”,確保飛行檢查發現的問題整改落實到位。
飛檢總結(2024年1月一3月)。國家醫保局形成全年飛行檢查工作報告,在征求財政、衛生健康、中醫藥等部門意見后,視情況通報檢查情況、曝光典型案例。同時,對飛行檢查整體情況以及重點領域檢查方法進行總結,為后續監管提供經驗和制度規范,促進日常監管常態化開展。
國家醫保局在《方案》解讀中提到,四年來,在有關部門的緊密配合下,飛行檢查取得了積極成效,累計查出涉嫌違法違規資金達43.5億元,對鞏固打擊欺詐騙保高壓態勢,深度凈化基金運行環境起到了重要作用。
解讀表示,隨著飛行檢查工作的持續開展,醫藥機構“明目張膽”的騙保行為得到了有效遏制,但違法違規使用醫保基金現象依然普遍存在,同時還呈現出手段更趨隱蔽并和醫療腐敗交織的特點。因此,還需通過飛行檢查的有力手段來保障醫保基金的安全規范使用。
面對日益隱蔽的違法違規現象,大數據監管成為重要抓手。
《2023年醫保領域打擊欺詐騙保專項整治工作方案》提出,聚焦整治重點,具體從三個方面著力:
一是聚焦骨科、血液凈化、心血管內科、檢查、檢驗、康復理療等重點領域。對骨科、血液凈化、心血管內科領域,結合國家醫保局下發的骨科高值醫用耗材、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血液凈化專項檢查工作指南,開展打擊欺詐騙保工作。
二是聚焦重點藥品、耗材。運用好現有的監測大數據,對 2022 年醫保結算費用排名靠前重點藥品耗材的基金使用情況予以監測,對其他出現異常增長的藥品、耗材等,也要予以重點關注,分析其中可能存在的欺詐騙保行為,并予以嚴厲打擊。

文件指出,2023年國家醫保局將在大數據監管方面著重發力,開展大數據監管試點,構建各類大數據模型篩查可疑線索,并下發各地核查。要求各部門認真完成國家下發的核查任務,并結合當地實際,有針對性的開展大數據篩查分析。
2023年以來,飛檢的政策配套措施正在加緊部署和完善。
5月1日,《醫療保障基金飛行檢查管理暫行辦法》正式施行,這為今后依法開展這項工作奠定了重要制度基礎;
5月30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醫療保障基金使用常態化監管的實施意見》,其中明確提出,要推進飛行檢查常態化;
4月28日,國家醫保局官網發布《國家醫保局 最高人民檢察院 公安部 財政部 國家衛生健康委關于開展醫保領域打擊欺詐騙保專項整治工作的通知》;
6月13日,國家醫保局官網發布《國家醫療保障局2022年度醫保基金飛行檢查情況公告》。
根據國家醫保局披露,2022全年組織了24個飛檢組,完成對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的專項飛檢和赴全國23個省份的年度飛檢,共計抽查了48家定點醫療機構,包括三級公立醫院40家、三級民營醫院3家、二級以下民營醫療機構5家。
一是重復收費、超標準收費、分解項目收費,48家醫療機構存在此類問題。
二是串換藥品、醫用耗材、診療項目和服務設施,46家醫療機構存在此類問題。
三是將不屬于醫保基金支付范圍的醫藥費用納入醫保基金結算,43家醫療機構存在此類問題。
四是違反診療規范過度診療、過度檢查、超量開藥,39家醫療機構存在此類問題。
此外,部分醫療機構存在分解住院,藥品、醫用耗材進銷存不符,未嚴格執行國家組織藥品耗材集中帶量采購政策,按DRG付費模式下高靠病組、低標準入院等其他違法違規問題;一些醫療機構存在虛構醫藥服務項目問題。
隨著政策層面的完善和監管密度的升級,飛檢行動的打擊精準性正在迅速提升,監管死角將越來越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