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回扣上百萬
骨科主任被判三年半
于是,在2011年骨科耗材評標過程中,黎孝富給予張某某所掛靠的醫療器械公司高評分,讓其順利中標,他不僅個人拿到3.41萬元,而且從科室回扣中再次分得4.8萬元。
這樣的“合作”一直持續到2015年。2015年10月,綿竹市人民醫院骨科被分為骨一科和骨二科,黎孝富擔任骨一科主任。伴隨著監管趨嚴,為規避自身風險,黎孝富找到張某某,要求將30%的回扣都給予骨一科科室,不再單獨給予個人回扣。同時,為掩人耳目,黎孝富和張某某達成“協議”,先后將中標配送企業更名為5家醫療器械供應商,并與綿竹市人民醫院簽訂骨科材料采購合同。
2月6日,中紀委官網發布題為《深度關注 | 嚴查醫療領域隱蔽利益輸送》的頭條文章,介紹了多種監管隱型醫藥腐敗的手段。
例如,浙江省玉環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監委主任黃先鋒表示,辦理相關案件時,“長期不變”往往是一個重要突破口,紀檢監察機關可從長期合作的醫藥公司、長期不輪換的重點崗位、長期頻繁存在的外出培訓等細節入手,圍繞重點崗位輪崗、科研學術活動、職工借款欠款等異常數據,層層抽絲剝繭,著重發揮好話單、賬單“兩單”作用,通過醫藥公司或第三方代理公司的資金轉入、存現時間點及金額,倒查梳理利益輸送人員關系,判斷資金單向轉(存)入、高息借貸、項目分紅等現象,精準發現隱形風腐問題。
江蘇省無錫市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介紹道,針對隱蔽性強的腐敗問題,可以通過調取醫院主要供應商名錄,梳理供應商賬冊、銀行流水等方式入手調查,還可以對醫院長期供應商的主要負責人進行社會關系網調查,與醫院工作人員建立相關性分析,從而精準發現問題。
無錫市錫山人民醫院骨科原主任徐宏亮收受回扣的問題線索,就是當地市場監管部門在查辦供應商戴某時從其公司賬冊中發現的。由此也可見,伴隨著監管升級,再隱蔽的利益輸送也終將無所遁形。
03
近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介紹加強醫療保障基金使用常態化監管有關情況,其中多處涉及耗材監管。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加強醫療保障基金使用常態化監管的實施意見》,要推進飛行檢查常態化,建立健全部門聯合檢查機制,制定并公開飛行檢查方案。完善飛行檢查管理辦法,細化操作規程,規范飛行檢查及后續處置,建立飛行檢查年度公告及典型案例曝光制度。
發揮飛行檢查帶動引領作用,用好飛行檢查結果,聚焦典型性、頑固性、復雜性違法違規問題,及時匯總建立飛行檢查發現問題清單,為強化日常監管、防范同類問題系統性頻發提供參照借鑒。
吹風會上,國家醫療保障局基金監管司司長蔣成嘉介紹道,飛行檢查主要采取不打招呼、直奔現場的方式組織開展,避免被檢查對象提前應對而造成檢查結果失真,既充分彰顯飛行檢查的震懾效益,又倒逼被檢機構做好日常內部管理。
根據國家醫保局公開信息,自2019年起,國家醫保局正式啟動醫療保障基金飛行檢查工作,累計派出飛行檢查組184組次,飛行檢查定點醫藥機構384家,發現涉嫌違法違規使用相關資金43.5億元。僅2022年各省就飛行檢查定點醫療機構2756家,發現并追回違法違規使用醫保基金22.9億元。
吹風會上還公布了醫保專項整治的工作重點,包括骨科、血液凈化、心血管內科、檢查檢驗、康復理療等重點領域以及醫藥結算費用排名靠前的重點藥品、耗材等。
2022年醫保結算費用排名靠前重點耗材
此外,《醫療保障基金智能審核和監控知識庫、規則庫框架體系(1.0版)》(簡稱“兩庫體系”)正式推出,智能審核和監控也將在監管層面提供重要助力。
國家醫保局醫療保障事業管理中心負責人隆學文在吹風會上表示,目前越來越多定點醫院主動借助智能監控實現自查自糾,這樣減少了違規行為發生,最大限度減少被事后追責或者懲戒處罰。可以說智能審核監控已經成為醫療機構安全規范使用醫保基金的“第一道防線”。
反腐的核心追求并不是無窮無盡地抓貪官,而是要從根本上消滅不合法的利益輸送。在日趨完善的監管措施以及智能手段的助力下,醫療腐敗將得到有效遏制,這也意味著藥械購銷灰色利益鏈將難以為繼。
附:
制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