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6月2日,FDA更新的醫療器械報告(MDR)顯示,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FDA收到了6000多份關于荷蘭醫療電子設備巨頭飛利浦CPAP和BiPAP呼吸機的投訴,其中包括40例死亡事件。
自2021年,飛利浦宣布在全球范圍內召回數百萬臺睡眠呼吸暫停和呼吸機。而后召回事件不斷發酵,截至今年1月,飛利浦呼吸機已經召回6次,擴大至550萬臺,遠高于最初估計的300萬至400萬臺。
同年FDA更新報告,表示已經收到超過10.5萬份有關飛利浦呼吸機的MDR,其中包括385份死亡報告。
FDA指出,這些報告疑似與PE-PUR泡沫破裂或分解有關。
早在2021年11月,FDA發布重要通報,在檢查與“超過 1500 萬臺呼吸設備的 I 級召回”相關的飛利浦偉康制造工廠時,發現其可能違反聯邦醫療設備安全規則。
而這項嚴重違規,是FDA要求飛利浦對替代材料進行額外的安全測試時,發現飛利浦及其泡沫供應商,很多年來就已經意識到聚酯基聚氨酯 (PE-PUR) 消音泡沫可能會分解并進入設備的空氣通路,從而對用戶造成健康問題。
“聚酯型聚氨酯(PE-PUR)消音泡沫”,在一定條件下會降解出顆粒,存在被用戶攝入或吸入的風險,并有可能導致頭痛、刺激、惡心、嘔吐等,甚至具有潛在的致癌性。
不過,飛利浦發布的一組最新安全測試結果顯示,其召回的設備不僅泡沫降解率低,而且當泡沫發生降解時,設備中的泡沫顆粒,包括潛在的可吸入和不可吸入顆粒物,都不太可能對患者的健康造成明顯傷害。據悉,這組測試涵蓋了召回的CPAP和BiPAP睡眠治療機的95%。
今年5月底,飛利浦首席執行官羅伊·雅各布斯(Roy Jakobs)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飛利浦正與一個集團達成協議,“我認為我們至少可以就經濟損失賠償達成和解。”此外他還表示,飛利浦預計將在今年上半年內與FDA達成和解。
虧損超百億,裁員上萬人!
“召回后遺癥”持續
在去年4月的財報電話會議上,飛利浦表示已撥出9.3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1億元)來解決呼吸機召回問題,而這一金額還將持續增長。
受呼吸機召回事件等影響,縱觀2022整個財年,飛利浦集團的總銷售額為178億歐元,凈虧損16.05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23億元)。
不僅僅是業績虧損, 面對危機,飛利浦進行了領導人更換,裁員等一系列舉措。
去年8月16日,飛利浦公司官網信息顯示,前任CEO萬豪敦(Frans van Houten)在執掌公司11年后卸任,其職位由羅伊·雅各布斯(Roy Jakobs)接替,自2022年10月15日起生效。
羅伊·雅各布斯于2020年成為飛利浦的首席業務負責人,負責應對新冠疫情危機。次年,他開始領導召回治療睡眠呼吸暫停的醫療設備。
但召回事件的影響并未隨著新任CEO的上任而結束。
受業績嚴重虧損影響,不久前飛利浦宣布將在2025年前裁員6000人,此項裁員是在2022年10月公布的4000人裁員計劃基礎上進行的,其中還包括大批研發人員。
據器械之家公眾號消息,飛利浦著名的集中研發部門NatLab衍生而來的飛利浦研究院也遭受了重大影響。消息稱含中國在內的全球飛利浦研究院將裁撤。
涉嫌在華行賄賠償4.3億!
深陷泥沼的“飛利浦”
除了持續的呼吸機召回危機,飛利浦還深陷“行賄事件”。
5月11日,據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官方網站公示,頂級械企飛利浦將支付62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4.3億)以解決SEC對其中國子公司(飛利浦中國)違反《反海外腐敗法》(FCPA)的指控。
該支付金額包括1500 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04億)的民事罰款和47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3.28億)的沒收和判決前利息。盡管和解金悉數繳納,但飛利浦對此次SEC的調查結果既沒有承認也沒有否認。
針對此事件,飛利浦已決定進行內部徹查并采取補救措施。
1991年飛利浦成立百年,得以在公司名稱前冠上皇家的稱號,在荷蘭這是只有百年企業才能獲得的殊榮。
如此大規模的呼吸機召回在醫療設備領域前所未有,給飛利浦造成了史無前例的重創。而這一事件的發生,也僅僅是百年飛利浦內部經營管理問題的投射,一個屬于大工業時代的輝煌已然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