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清委員:關于加強醫學影像云平臺建設,助力高質高效分級診療的提案
??
廣東省人民醫院腫瘤醫院院長 周清教授
周清委員認為,醫學影像是當前最重要的臨床診斷和鑒別診斷方法。建立跨醫院和醫療機構的醫學影像平臺,為區域內所有醫療機構提供醫學影像數據和應用服務,實現醫學影像數據的共享和診療過程的協同。《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明確了發展基于互聯網的醫療衛生服務,建立醫院間醫療數據的共享體系。同時,深化醫改政策要求實現區域協同和分級診療,整合區域內醫療資源,實現區域內醫學檢驗、醫學影像共享互認。當前,醫學影像云平臺建設發展迅速,各地都在積極實踐,但是也存在阻礙線上醫學影像共享的問題。
李為民委員:將低劑量螺旋CT的肺癌篩查納入國家的篩查計劃,檢查費用納入醫保報銷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院長 李為民教授
“將低劑量螺旋CT的肺癌篩查納入國家的篩查計劃,檢查費用納入醫保報銷”,這是李為民委員早在2018年起就帶上全國人大代表會的提議。他認為肺癌早期診斷能關鍵性地決定患者5年生存率,可目前我們距離國際上在這方面做得不錯的國家還很遠。
目前,日本肺癌早診率能達到38%,美國才21%,而我國還不到20%。我們需要通過篩查發現無癥狀的早期肺癌患者。目前,世界各國都推薦利用低劑量螺旋CT進行肺癌篩查。
歐美國家大多將55歲以上、有重度吸煙者納入低劑量螺旋CT肺癌篩查,因為這些國家認為85%的肺癌都與吸煙相關。但我國的情況不同,我國的肺癌有年輕化趨勢,尤其50歲以下肺癌患者比例不斷增加,而非吸煙(其中包括被動吸二手煙、三手煙)的肺癌病人超過40%。
以華西醫院為例,2014年對職工進行肺癌篩查,當年就發現27個早期肺癌,2020年底到2021年初短短兩個多月,醫院一個科室就出現2位醫生體檢發現早期肺癌,年齡均才30多歲,一家醫院尚且如此,放在全國呢?
所以無論從年齡還是危險因素看,我國肺癌患者特點都與歐美國家不同。所以結合我國的現實情況,他提出:40歲以上、同時具有任意一個危險因素(包括吸煙、職業暴露、肺癌家族史、慢性肺部疾病史)都屬于肺癌高危人群,都應納入低劑量螺旋CT肺癌篩查。
低劑量螺旋CT肺癌篩查納入醫保報銷范圍后如果仍按目前的收費標準,那么醫保基金仍然是難以解決實際困難的,因此他建議采用國家談判的方式推動降價,也完全可采用國談方式降低肺癌篩查費用,假如能降至80元甚至50元,就完全可達普及化;而機器篩查與人工閱片、出報告的費用分開談判,能夠確保篩查的準確性,其目的是由基層醫院做CT,由三級醫院、有條件的醫院、技術力量強的醫院閱片、出報告。
事實上,如果我國能將肺癌早期篩查納入醫保報銷,將極大提高高危人群篩查參與度,群眾的參與度、積極性,推動肺癌防治的關口就能夠前移,就能夠解決肺癌早診早治這“最后1公里”的核心問題。
陳敏委員:加快推進高端醫療裝備自主品牌國際化
北京醫院放射科主任 陳敏教授
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陳敏建議,加大自主品牌宣傳與推廣力度,深度參與國際大循環,培育世界一流企業。
陳敏表示,我國醫療裝備出口產品仍以低值醫用耗材和中低端醫療設備為主。我國自主品牌企業規模與國際品牌企業存在一定差距。2021年全球醫療裝備企業營收前100強中,我國企業占17家,但前50強僅占2家。
陳敏提出:“要提升自主品牌參與國際大循環質量和規模,加大對外宣傳和推廣力度。”
首先,建立高端醫療裝備領域多雙邊交流合作機制和服務貿易國際合作機制,充分利用自由貿易協定、政府間合作備忘錄等,拓展對外醫療裝備貿易發展空間,推動自主品牌與國外高端科研機構及教學醫院的科研合作,為企業間務實合作搭建平臺,為高端醫療裝備自主品牌“走出去”創造更多機會和便利條件。
其次,組織企業參加重要國際性醫療裝備展,擴大參展范圍,提升參展水平,發揮“中國聯合展臺”、“中國展區”計劃等平臺作用,提升自主品牌醫療裝備企業品牌和形象。
“還要支持自主品牌深度參與一帶一路等國際項目,輸出中國產品和中國方案。”?陳敏建議,在國家政策和資金引導下,在政府援外項目、“一帶一路”等國際對外項目建設中,大力推廣高端醫療裝備創新產品,明確優先使用自主品牌高端產品,并提供海外金融方案支持。
此外,將醫療裝備自主品牌納入《中國政府對外援助成套項目主要設備材料推薦目錄》;支持探索共建放射影像學院及附屬醫療中心,依托政府平臺協同開展線上、線下醫技人員培訓及再教育工作,輸出中國品牌和中國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