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正在迎接許多細分賽道的醫療選手。12月6日,為各類外科手術提供動力裝置產品的重慶西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西山科技”)和重慶山外山血液凈化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山外山”)的科創板IPO即將迎來上會審議,若此次順利上市,科創板渝企就已占有三家。
西山科技—專注于外科手術醫療器械
西山科技此番IPO計劃發行不超過0.13億股、募集6.61億元,用于“手術動力系統產業化”、“研發中心”、“信息化”、“營銷服務網絡升級”等項目的建設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公司專注于外科手術醫療器械,特別是微創外科手術醫療器械領域,主要從事手術動力裝置的研發、生產、銷售,主要產品包括手術動力裝置整機、耗材及配件等,目前產品主要應用于神經外科、耳鼻喉科、骨科、乳腺外科等多個臨床科室。
作為手術中的核心裝置,手術動力裝置產品研發有著較高壁壘,對于材料、制造工藝、穩定性方面都有著較高的要求。這個市場此前主要由美敦力、史賽克、強生等進口企業主導。但近年,西山科技市場份額在不斷上升,據眾成數科數據顯示,2021年西山科技憑借123臺設備的中標數成為傳統科室手術動力裝置市場的第一名,不僅超過常年位居榜首的外資品牌美敦力,也成為目前國內品牌中唯一一家擠進前三名的企業,體現出了西山科技較強的研發技術產業化能力。
在手術動力裝置市場,西山科技相比于國產同類企業優勢明顯。對西山科技的上市前景,資本市場和行業內部均普遍看好,不過其招股書顯示,公司存在產品單價持續下降風險。
2019年度、2020年度、2021年度及2022年1-6月,西山科技手術動力裝置整機收入占當期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48.46%、48.09%、34.28%和23.75%,平均單價分別為84,505.84元、57,492.72元、49,463.70元和46,782.81元;手術動力裝置耗材收入占當期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31.82%、43.02%、56.16%和67.76%,平均單價分別為485.15元、504.33元、546.41元和501.52元。
西山科技表示,報告期內,公司手術動力裝置整機單價逐年下降,手術動力裝置耗材單價先升后降。未來若出現市場競爭進一步加劇,公司產品價格存在進一步下降的可能。如果公司不能推出具有市場競爭力的新產品,或生產規模效應不能使現有產品的成本保持同步下降,將對公司經營利潤帶來不利影響。
實際上這也與公司的經營策略緊密聯系著。西山科技的產品分為動力裝置整機與耗材,由于微創手術中與人體發生接觸的用具不可重復使用,包括手術刀具在內的設備耗材屬于“一次性用品”,且具有高頻更換需求。所以出于推廣考慮,推動整機降價入院,以此實現耗材“帶量”成為了西山科技的重要打法,西山科技最終采取了“整機降價、耗材漲價”的市場策略。
山外山公司—實現血液凈化全產業鏈布局
根據今年7月18日更新的招股書(注冊稿),山外山是一家專業從事血液凈化設備與耗材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并提供連鎖血液透析醫療服務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基于原創性血液凈化設備關鍵核心技術,公司開發出血液灌流機、血液透析機以及連續性血液凈化設備(CRRT),并自主開發出血液透析濃縮液、血液透析干粉等血液凈化耗材,產品廣泛應用于治療各類急慢性腎功能衰竭、尿毒癥、多臟器衰竭和中毒等多種病癥。
截至招股書簽署之日,公司的血液凈化設備已在國內外累計實現裝機10000余臺,累計在全國1000余家醫院實現了終端裝機,客戶包括國內知名大型三甲醫院,并遠銷印尼、菲律賓、泰國、印度、南非、巴基斯坦、希臘、巴拉圭、瑞士、摩洛哥等62個國家和地區。
根據醫招采2022年2月發布的“血液透析機排行榜”,2021年山外山產品血液透析機、連續性血液凈化設備(CRRT)在國產同類產品中市場占有率均居前列。山外山下屬已建成并運營連鎖血液透析中心9家,為川渝地區近千名終末期腎病患者提供連鎖血液透析醫療服務。
眾所周知, 血液透析治療是慢性腎衰竭患者腎臟替代治療的重要手段。隨著我國血液透析患者逐年不斷增加,醫療優質資源短缺、患者病情復雜、醫生工作強度大等問題,讓醫療大數據的應用顯得極其重要——來源準確的醫療大數據有助于臨床醫生評估療效、加強醫療管理、提升患者治療,也有助于提高質控指標的達標率。
作為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國家專精特新重點“小巨人”企業,山外山公司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以及較強的產研融合創新能力,以及“設備、耗材、技術”一體化服務配套支撐,山外山血透中心智能管理系統能為腎臟疾病管理、診治等提供更精準更智能的支持。
值得關注的是,山外山血透中心智能管理系統還可與市面上各類血液透析設備高度匹配,并配有連鎖血透中心集團管理信息系統進行嚴格的數據與質量監控,以確保各個流程安全、高效、準確的實施。
今年10月,山外山公司還榮獲了國家知識產權局評定的“國家知識產權示范企業”稱號。捷報頻傳,這充分彰顯了國家層面對山外山公司在大數據與知識產權的深度融合方面的技術創新和實踐深度的充分肯定。
▲文章來源:醫療器械創新網網
▲轉載請注明以上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