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器械創新網
一方面,在集采、醫保支付方式改革、醫保控費的大背景下,醫院收入急劇下降;
另一方面,醫院為提高競爭力不得不引進先進醫療器械,然而,高端的醫療器械需要大量資金的投入。醫療機構進行設備購置以及更新換代所需資金一般有三個渠道:內部積累、政府劃撥和外部融資。顯然前兩種資金來源是緩慢而有限的,僅憑自籌資金遠遠跟不上現代醫療產業,特別是醫療器械發展更新的腳步。
因此,醫院紛紛利用融資租賃方式引進醫療器械,擴充“產能”。
醫療設備融資租賃是指在醫院確定相應的醫療設備及供應商(生產商),并辦妥相關醫療設備引進審批手續后,租賃公司根據醫院要求購進選定的醫療設備,交付給醫院使用。醫院在使用期內分期支付一定金額的租金,以此取得設備的使用權和收益權,在租期結束時醫院支付較低的設備殘值后即可獲得設備所有權。
融資租賃可以充分地緩解醫院在醫療設備投入上的資金壓力,極大地減少醫院在添置大型設備資金上的一次性投入,從而使得醫院能有更多的資金投入到醫學科研、學科建設、員工福利等急需投入的領域,使得醫院更具備持續發展能力。其次,通過對新設備的效益考核,加強對職能科室的監督作用,提升管理激勵機制。
發展醫療設備融資租賃得到了政策層面的支持。早在2016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促進醫藥產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就明確提出,探索醫療器械生產企業與金融租賃公司、融資租賃公司合作,為各類所有制醫療機構提供分期付款采購大型醫療設備的服務。
(二)國產醫療設備租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