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介入領域一直備受關注,其中冠脈介入起步最早,是目前發展最為成熟的細分賽道。但隨著冠脈支架集采,冠脈介入行業進入了放緩增長階段,神經介入和外周介入賽道迎來了新一輪的發展契機。
近日,作為外周介入的領軍企業——天鴻盛捷,完成了數千萬元B+輪融資。
01、專注外周靜脈介入,實現國產零突破
天鴻盛捷,是國內首家專注于外周靜脈疾病治療的企業。據了解,天鴻盛捷在外周靜脈狹窄和阻塞、血栓以及靜脈回流障礙性疾病治療領域進行了全面布局。
2022年4月,天鴻盛捷Venastent髂靜脈支架獲國家藥監局批準上市,這是國內首款獲批上市的國產髂靜脈支架,實現了國產零的突破。
Venastent 髂靜脈支架具有卓越的支撐力、柔順性、顯影性能,具備幾大創新性:
近心端大王空花冠設計,有效避免對側血栓形成;
支架前半段采用網孔閉環設計為主,提高支撐力;
支架后半段則采用開環設計為主,提升柔順性能。
臨床試驗結果顯示,髂靜脈狹窄或閉塞的患者在植入Venastent支架12個月后的髂靜脈通暢率為 100%。
現階段,Venastent 髂靜脈支架已在全國十余個省市完成掛網工作,臨床一線使用評價高。
02、上億市場缺口,國產玩家蓄勢待發
據《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2020》,下肢靜脈疾病的患病率為8.89%,有近1億的患者,且逐年增長。
外周靜脈支架可以用于治療髂靜脈壓迫綜合征或髂靜脈狹窄等閉塞性疾病。相關數據顯示,2016年至2019年,國內髂靜脈支架介入手術量從293臺增至2207臺。并預計于2030年增至18萬臺,2019年至2030年的年復合增長率為49.4%。
在外周靜脈介入器械領域,射頻消融導管、血栓抽吸導管和髂靜脈支架三大領域基本進口壟斷,僅有腔靜脈濾器市場國產化率程度較高。
現階段,國內髂靜脈支架賽道參與者主要有庫克醫療、碧迪醫療、波士頓科學、唯強醫療、歸創通橋、茵絡醫療、天鴻盛捷、藍脈醫療等。
隨著國產企業不斷在支架的材質、性能上實現創新,通過廣泛推廣及臨床應用,我國國產靜脈支架產品領域將進入上升期。
03、靜脈介入,血管介入的新戰場
靜脈介入領域受人口老齡化、集采、創新器械政策等綜合因素的推動,未來將進入發展上升期。
靜脈介入將迎來爆發期
相關數據顯示,2013年至2017年,中國靜脈介入器械市場規模從3.7億元升至8.9億元,
相較于冠脈介入、神經介入,靜脈介入的患者基數更大,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加速到來,產生的大量市場需求會對整個靜脈介入市場產生良好效應,帶動器械產業的增長。
與此同時,政策上大力扶持創新器械。
2017年10月,國務院發布《關于深化審評審批制度改革鼓勵藥品醫療器械創新網的意見》,鼓勵新藥和創新醫療器械研發;2021年12月,國家藥監局發布《“十四五”醫療裝備產業發展規劃》,支持擁有發明專利,技術屬于國內首創且國際領先,具有顯著臨床應用價值的醫療裝備進入特別審批通道。
國產企業在鼓勵創新政策扶持的市場環境之下,將快速填補市場空白,未來在靜脈介入市場中占據優勢地位。
靜脈介入將成為血管介入的新戰場
靜脈介入相較于冠脈介入領域,發展尚處于早期上目前尚還沒有很成熟的產品出現,完整的產品管線尚待建立,可見靜脈介入領域,未來創新空間巨大,市場前景廣闊。
此前冠脈支架集采平均降價約93%,神經介入集采在2021年拉開了序幕,集采的來臨打破了冠脈介入和神經介入兩大領域高速增長的空間,資本及企業會將更多的視線放在靜脈介入領域。
隨著全國各地醫院血管外科的設置和建立,全國靜脈介入類手術迅速放量,其市場天花板將不低于冠脈介入手術。
作為國內靜脈介入領域的領軍企業之一,天鴻盛捷的創新能力不可小覷,單個產品的創新較容易實現,但創新化的產品體系如何實現,則值得深度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