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申報科創板的主營IVD企業14家:菲鵬生物,英科新創 、沃文特生物、微策生物、致善生物、凱實生物、中翰盛泰、景杰生物、達科為生物、全式金生物、世和基因、康為世紀、雅睿生物、翌圣生物。生物醫藥醫療器械板塊涉及體外診斷企業:榮盛藥業。
在上述上市企業和雖未上市及已申報上市企業中,IVD營收體量較大的企業如中元匯吉、復星診斷、菲鵬生物,英科新創 、沃文特生物、微策生物、致善生物、凱實生物、中翰盛泰、景杰生物、達科為生物、全式金生物、世和基因、康為世紀、雅睿生物、翌圣生物等企業及近 2000家 IVD 生產研發企業的共同努力下,在健康中國戰略的支撐下,在14億人口人人享有優質醫療服務的剛需下,在體外診斷企業加強國際化布局的背景下(本土企業布局國際,國際企業布局本土),在公共醫療衛生支出占GDP比例不斷提升的加持下,IVD 行業的市場發展前景廣闊,未來在一定時間內主營和涉及IVD上市企業家數和市場容量還會持續增加。?
我國主營和相關IVD上市企業主要分布在京滬廣深蘇浙等經濟發達程度較高的地區。其中主營IVD業務廣東省上市企業達15家,北京市13家,上海市9家,浙江省8家,江蘇省5家,湖南省3家,湖北省2家,天津市、河南省、四川省、吉林省、福建省各1家。相關IVD業務上市公司廣東省5家,北京市4家,江蘇省3家,山東省3家,上海市2家,河北省和天津市各1家。
大部分國內IVD上市公司的成立時間集中于本世紀初,截至2022年9月末,國內IVD上市公司在最近5年間資產證券化進程逐步加快——5年內有35家主營IVD業務的公司上市,其中2018 年2家、2019年4家、2020年9家、2021年14家,2022年6家主營IVD業務的公司上市;10 家相關 IVD 業務的公司上市,其中 2018年1家、2019年1家、2020年2家、2021年5家,2022年1家。一方面IVD上市公司積極進行產品研發和創新;另一方面,IVD行業自身的發展速度已不能滿足資本市場和企業的發展需求,借力于資本市場的融資,IVD行業的資產證券化不斷提速并呈增長之勢。
如今上市的60家主營IVD企業與19家相關IVD企業實現了產業鏈中原材料生產、儀器試劑生產、流通(貿易)、服務(第三方醫學檢驗)環節的全流程覆蓋。截至 2022年9月底,我國體外診斷產業在血液與體液、生物化學、免疫、分子診斷、微生物與寄生蟲、POCT六大細分領域中,均出現了優質的IVD上市企業,發展呈系統性全產業鏈覆蓋的特征。目前國內市場 IVD 上市企業中涉及的產品涵蓋了血液與體液檢驗、生化儀器診斷、免疫診斷、分子診斷、微生物診斷、POCT、質譜等主要檢驗品類。
我國體外診斷行業由于新冠疫情的爆發,其產品研發和生產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并且經受住了新冠帶來的嚴峻考驗,彰顯了其強大的生命活力。根據 2022年度半年報分析和我國部分上市企業的年報統計,加上雖未上市但已知市場規模體量較大的、2021年年營收超50億元的本土企業,如中元匯吉、廈門寶太和醫療器械領域體外診斷體量最大的企業邁瑞醫療,再加上生物醫藥領域體外診斷板塊業務量較大的企業,如復星診斷,和營收達數千萬至億元的數量眾多的企業,我國本土體外診斷企業的市場規模已超過1200億元,首次實現了在市場規模上本土品牌超過進口品牌的突破,預計2022年末我們體外診斷的市場規模將首次超過2000億元,向3000億的目標邁進!
經過20世紀80年代起步期,90年代發展期以及21世紀以來高速發展期三個階段的跋涉,IVD行業已成長為門類齊全、生產研發企業眾多、流通企業布局全面、產業鏈日趨完善、產品品質不斷提高、發展速度最快的醫療器械細分領域。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又使我國的IVD行業獲得了極大的發展和提升,企業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得到了充分的加強。未來IVD上市企業的數量在我國體外診斷產業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的前提下一定還會持續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