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健委:不參加統一組織的核酸檢測,違法!
面對如此嚴峻的情況,陜西省衛健委于近日重新申明:當前疫情防控正處在與病毒膠著對壘的關鍵階段,對于納入核酸檢測范圍的人群,無故不參加統一組織的核酸檢測,屬于違法行為。
隨后,衛健委又做出詳細解釋:這是拒不執行人民政府在緊急狀態情況下依法發布的決定、命令的行為,屬于妨害社會管理的行為,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五十條的規定,按照不同情節,可處以警告、罰款、拘留等治安管理處罰。
對于違反傳染病防治法規定,拒絕執行衛生防疫機構依照傳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預防、控制措施的,引起新冠病毒傳播或者有傳播嚴重危險的,按《刑法》第三百三十條妨害傳染病防治罪定罪處罰。
聲明一經發出,果然起到了良好的震懾作用,據媒體報道,不少很久都沒有做核酸的老人看到文件后也都紛紛出門做起了核酸。
另據陜西省衛健委通報,8月10日本輪疫情發生以來,陜西公安機關積極協助衛生健康等有關部門依法采取疫情防控措施,嚴厲打擊查處妨害疫情防控違法行為,全省公安機關累計辦理涉疫類刑事案件8件,治安案件80件,治安處罰66人。
這近百人的涉疫違法行為主要歸納為這三個方面:
一醫院多名醫生不按期做核酸被通報,一兒科醫生甚至長達12天未做核酸
「鄭州發布」中違反防疫規定案例
我們隨后采訪了一些醫生,詢問他們超期未做核酸的原因。
一些醫生匿名回答最多的就是:工作累!沒時間做!太麻煩!
他們坦言說到,「身為醫生不能按時做核酸,我們也知道我們做的不對,我們知法犯法,沒有以身作則,可有時候就是想不起來,看門診看了一天,好不容易熬到下班了,那自然要飛奔回家,有時候就忘了院里集體組織的核酸檢測,這也情有可原吧,唉,其實就是例行核酸次數太頻繁了……」
但也有醫生明確反對這種馬虎大意、只把核酸檢測當兒戲的行為,他們表示:「醫院是最危險的地方,人多繁雜,就算是為了自己的健康,也不能超期不做。」
對于一兒科醫生12天未檢測核酸的行為,多名醫護留言評論:「這肯定不行!我不能因為自己是醫生就故意偏袒,你要知道,兒科醫生接觸的患者多為兒童,也就是新冠肺炎疫情的易感人群之一。針對這樣的工作性質,定期查驗核酸不僅是對自己負責,更重要的是對社會負責。試想如果這名醫生感染了新冠,那么他的所有小患者全部都有可能感染,這太可怕了!」
有關醫生超期不做核酸的事件一經通報,討論還在繼續,但筆者更在意的是通報的其它案例:基層醫療機構的防疫漏洞!
鄭州市本輪抽查將基層醫療機構抗疫防疫的漏洞暴露了出來,同時也從側面反映了基層醫療機構的防疫難點。
一、我國基層醫療機構分布廣泛,機構主體各異,給有關部門的有效監管帶來了一定困難。
有專家建議,想從監管端入手解決基層防疫問題,可適當增加抽檢次數。采取重點機構重點檢查的方式,對出現有防疫松懈問題、有倦怠情緒的機構和個人進行復檢、突擊檢查等形式的抽查,從監管端針對性地解決問題。
二、基層醫療機構規模小,內部監管能力差、漏洞多。
針對這一問題,另有關專家指出,鄭州市的本輪通報具有樣板意義。有關部門可有效利用官方宣發渠道,采取定期通報問題機構的形式,形成全行業震懾、全社會監督的氛圍,用社會力量解決社會問題。
當前,基層醫療機構例如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個體診所、村衛生室以及民營醫院,從疫情防控角度來說,這些機構既有單位主體責任,又有職工個體責任,尤其是個體診所和村衛生室,多數負責人既是單位責任人,也是單位職工個體責任人,更不能在疫情防控面前有所麻痹和松懈。
下一階段,核酸檢測有哪些調整?重點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快要求
即「十快」,分別為:快采樣、快送樣、快檢測、快追陽、快流調、快排查、快轉運、快隔離、快診斷、快報告。
二、核酸采樣高質量
高效開展核酸檢測是疫情能夠快速控制的經驗之一。核酸檢測是早期發現病例的重要方式,加強統籌調度,調集核酸檢測的資源,全力推動核酸檢測能力的提升,為實現在最短的時間內高質量完成一輪全員核酸檢測奠定基礎。
三、推進全國核酸檢測結果互認
這是最重要的一點變化。
長期以來,多地一直以當地核酸結果作為居民往返進出的重要憑證。異地核酸陰性證明在踏入另一地轄區后基本作廢,這除了給群眾出行帶來了不便以外,也造成了核酸檢測資源的浪費。
疫情發展到新的階段,一方面需要節約控制成本,另一方面要將核酸采樣的便捷性放在重要位置。所以,加快全國檢測結果互認十分必要,且能在一定程度上為采樣人員減輕不必要的負擔。
對此,國家衛生健康委宣傳司副司長米鋒表示,推動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全國互認的通知印發以來,各地正在迅速組織落實。如果遇到核酸結果不互認的情況,可以通過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和各地設置的公眾留言板進行反映,一經查實,立刻處置辦理。
他還表示,接下來,將進一步提高信息共享時效,優化完善健康碼管理,更加便利群眾的安全有序出行。
在以上種種關于核酸的新規實施后,我們或許能看到嶄新的面貌……
來源|梅斯醫學
撰文|阿拉斯加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