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30日,海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了《海南省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下稱《實施方案》)的通知。
較以往熟悉的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文件不同,此次海南新頒布的《實施方案》中提出了幾項相當重磅的改革措施,例如:逐步取消三級公立醫院普通門診;由縣級公立醫院牽頭組建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實行一體化管理。
另一項重磅提議為:推進公立醫院去行政化改革,取消公立醫院的行政級別,如果后續在全國范圍內推廣,將對中國醫療產生極為深遠的影響。
01
《實施方案》明確指出,要完善公立醫院運行機制,推進公立醫院去行政化改革,取消公立醫院的行政級別,逐步推行院長職業化和聘任制,全面落實公立醫院的經營管理自主權,實行全員聘用管理。
?《實施方案》還指出,行政部門負責人一律不得兼任公立醫院領導職務;此外,需在后續的發展過程中積極探索三級公立醫院總會計師委派制度。
對該條方案的解讀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去編制和經營自主。
02
近些年,醫生“去編制化”的傳言不絕于耳,疫情的突然暴發使得公立醫院的優越性得到了展現,在一定程度上延緩了原有計劃。但從長遠角度來看,弱化醫生的編制身份還是大勢所趨。
對于這個問題,有業內人士的觀點是:無論是否擁有編制,只要擁有合格(注意不是優秀)的技術水平,醫生仍然是鐵飯碗。
這主要源于醫生這個工種技術壁壘高、成才周期長等特點,絕大多數時候并不容易被替代。此外,即使沒有編制,醫生的職稱體系也暫時不會被打破。在此情況下循序漸進地發展,仍然有清晰明確的上升空間。
03
另一個值得探討的話題就是醫院的經營自主權。
這其實算是“老生常談”,在海南發布之前就有多地發布過相關政策。?
醫院是不是應該市場化?醫院市場化是好是壞?是人們都在討論的一個問題,對于醫院市場化的評價褒貶不一。
有人說:如果把醫院推向市場化,看病難,看病貴真正成為現實版的殺人場。醫院最核心的宗旨是救死扶傷,市場化們核心宗旨是逐利。
也有人說:社會辦醫目的就是可以滿足更多人民群眾的就醫需求,醫院的市場化可以促進醫院不斷的技術創新以及提升醫療服務質量。
如今歐美、日本、以及我國臺灣等地區已經建立了完善的醫療保障體系,而醫保部門所承擔的職責是代表患者向醫院賣服務,不管是公立醫療還是社會辦醫,當患者需要服務室都是需要支付費用,只是這筆費用大部分有醫保承擔。
其實在美國、日本和我國臺灣等國家地區,民營醫院總體數量占比已經達到80%以上,市場化程度很高,世界絕大部分國家和地區已經把醫療服務當做成“買賣”一般,也證明了這些國家地區的市場化程度。
公立醫院的公益性和市場化問題是我國公立醫院改革推進中的復雜問題。深化公立醫院改革,必須探討政府如何辦好公立醫院,厘清公立與公益的邊界,界定基本醫療服務的內涵,尋求公立醫院改革的突破口。
近年來,對于公立醫院的改革通常是在這兩者之間找平衡,力求探索出全新的管理模式。包括海南在內的各種改革究竟會發揮出多大作用,或將直接影響未來醫改的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