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IBM的超級計算機“沃森”(Watson),在美國老牌知識問答電視節目《危險邊緣》(Jeopardy?。魯晌蝗祟惞谲姡诙?,IBM對外宣布將進軍醫療領域,也就此打開了全球醫療AI應用的大門。
此后十年間,從IBM、谷歌、微軟,“GPS”,到國內的百度、騰訊以及數坤、推想等,全球科技公司開發的AI產品涉及影像識別、新藥研發、健康管理等一眾領域。其中技術最為成熟并且經過監管驗證的,仍是醫學影像輔助診斷產品。
而國內影像輔診賽道,經歷了資本熱捧與“醫療AI第一股”上市后的遇冷,熙熙攘攘下,正在回歸醫療本質。特別是,從三甲醫院走到廣闊基層市場,“啃最硬的骨頭”,滿足最質樸也最迫切的診療需求。
不過,要實現這一目標,作為基礎設施的硬件廠商同樣不容缺席。當找到軟硬件廠商、醫院、醫生及患者多方共贏的最優解,市場才有望加速擴容放量,更快為基層市場提升診療能力,推進分級診療。
01
小到手指骨折、口腔檢查,大到突發心梗、惡性腫瘤等,無不需要影像設備作為基礎檢查手段提供診療輔助。但在基層醫療機構,要滿足這樣的基本需求卻并不容易。
人才少、培養難、設備閑置等,一直是基層醫院影像科的“老大難”問題。也是分級診療導線的新績效考核標準下,廣大的縣域醫院院長頭疼的難題。
早在2015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就發布《關于推進分級診斷制度建設的指導意見》,其中有兩點重要內容事關影像科發展:
一是整合區域醫療資源,設立第三方獨立的檢驗實驗室、醫學影像中心、血液凈化中心等機構,彌補基層醫療機構資源稀缺,推進同級醫療機構間以及醫療機構與獨立檢查機構間的結果互認;
二是鼓勵二、三級醫院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提供遠程會診、遠程病理診斷、遠程影像診斷、遠程心電圖診斷、遠程培訓等服務,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探索“基層檢查、上級診斷”的有效模式。
這些舉措,都是為了提升基層的醫學影像診斷水平。道理很簡單——如果連最基本的拍片、閱片都做不到,基層拿什么留住病人?
中國衛生健康統計年鑒顯示,2015-2019年的五年間,基層醫療機構萬元以上設備數量絕對數量增加了51.9萬臺。在分級診療“強基層”的驅動下,隨著配置證的逐漸放松和基層采購能力的上升,常用影像設備的滲透率不斷提高,基層影像科已經不再為缺少硬件設施而苦惱。
根據丁香人才2020年3月發布的數據,國內影像科人才缺口高達70萬,是醫生資源缺口最大的科室。影像科醫師及其專業能力,成為供求失衡的關鍵痛點。
02
而這,也正是業界期待醫療AI走進縣域醫院去解決的問題。
醫學影像AI產品往往通過海量案例的深度學習,沉淀了來自大三甲醫院主任醫師的一線經驗,能夠幫助基層醫生提升其準確性和閱片效率,進而提高基層患者對于高質量診療服務的可及性。
但精準的AI輔診,必須架構在影像設備的硬件之上,離不開高質量的原始影像采集數據。如此一來,大型設備廠商成為實現這一環節必不可少的參與方。
此前業內也一度揣摩:如果器械巨頭親自下場做軟件,那國內一眾影像AI創業者們還有得玩嗎?
事實上,開放式的競合關系,可能對軟硬件廠商、醫院、醫生及患者多方來說,都是利益最大化的解決方式,也是回歸醫療本質的選擇。
03
?
截至2022年5月,AI醫療影像領域的17家主要企業,共斬獲26張醫療器械三類證,AI醫療影像產品已廣泛應用于肺部、胸部、腦部、眼底、骨骼、心血管等多個部位和方向。
但根據《中國醫學影像人工智能發展報告2020》的數據顯示,現階段AI醫療影像的院端付費滲透率僅為4.5%-7%。事實上,在入院環節,AI廠商與醫療機構管理者都不容易。
尤其是醫院端,每次想要體驗某一家產品的時候,都必須考慮到高昂且耗時的采購成本、復雜繁瑣的安裝、維護、后續升級流程。
而對于每天在影像科工作的醫生而言,也要在不同的AI工作站和操作界面來回切換。AI產品診斷各類疾病、提升閱片效率的同時,也多少增加了其他工作量。
作為最近距離觀察影像科醫生的影像設備廠商,逐漸感受到這些真實的需求和苦惱。正是為了解決這些“痛點”,才誕生了“集成式”的愛迪生魔盒·智縣域。
愛迪生魔盒·智縣域,是專門面向基層醫療數字化服務的解決方案“智惠?!?慧臨床模塊中的重要組成。作為一款面向基層醫療的設備售后服務數字化整體解決方案,智惠保從臨床賦能、人才培養和設備保障三個方面,為基層醫療用戶提供定制化的一站式的服務解決方案。
特別在一些高發疾病如肺癌、乳腺癌、腦卒中和關節類疾病領域,基層醫院影像設備的臨床拓展功能起到重要作用,愛迪生魔盒·智縣域能夠切實幫助基層提升預防篩查、精準診斷及康復隨訪等能力,將優質的醫療資源下沉到基層醫療機構。
愛迪生魔盒·智縣域有什么好處呢?
首先是性價比高。直觀地來看,目前數坤、推想等各家AI產品,單價從幾十萬至上百萬不等,而手握幾十萬設備裝機量的設備廠商,已積累豐富的客戶服務經驗,搭建了完整的產品交付和售后體系,有能力提供價格低、功能好、服務優質的整體解決方案。同等條件下,更是為醫療機構節省了費用。
其次是人性化的收費方式。集成后,收費模式非常靈活。一是可以在原有的型號設備的基礎上,僅通過軟件升級,帶來新的功能。特別是對預算不高的醫院來說,從“無”到“有”的診斷功能,一下子產生質的變化。二是可以按年付費,就像是超實惠的“試用裝”。
最后是統一的接口、訂制化的功能需求。各家醫院根據自身需求,選擇不同病種的AI應用,既為醫生“松了綁”,也為一家一家上門洽談的AI廠商“解了難”,同時也增強了自身設備的吸引力和客戶粘性。
特別是對于基層醫院,愛迪生魔盒非?!敖饪省薄?/span>
愛迪生魔盒(智縣域)的收費模式為按年付費,隨時訂閱,服務到期不想續費,或是硬件設備需要升級換代,可隨時取消訂閱。疫情期間,許多地區對于DR、CT等設備需求量增加,并進行了設備的迭代更換,也更加凸顯出這種“可拆卸”式設計的人性化特點。
除了“換新不浪費”,這種收費模式的“聰明”之處還在于,其對于部分無意更換舊有設備、又想體驗新功能的基層機構來說,同樣具有市場吸引力。例如,當醫院早期購買的影像設備,如16排CT,無法滿足新的需求、購進新設備又花費高昂難以實現時,可以嘗試通過愛迪生魔盒·智縣域,拓展各類病種的輔助診斷等新功能。可以預見,通過這一落地優勢,更了解客戶痛點和需求的設備售后部門,在市場突破上或許大有可為,甚至能夠更快更好地贏得市場。
回到文章開頭的問題,醫療AI要進一步實現自身價值,勢必要走到廣闊的基層市場,但在這條價值實現的道路上,硬件設備是其走向星辰大海必需的“船”,是不可或缺的基礎設施。而這艘大船越是開放兼容,則越有可能將登上甲板的優質AI產品送到該去的戰場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