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2月12日報道 美國《時代》周刊2月14日(提前出版)一期發表題為《奧密克戎或將成為新冠疫情結束的起點》的文章,作者是艾麗斯·帕克。全文摘編如下:
2021年11月的一天,當杰里米·盧班第一次在手機上查看奧密克戎變體的基因序列時,時間是清晨5點。但即使在那個時候,這位馬薩諸塞大學的病毒專家也立刻意識到奧密克戎是個問題。
首先,出現了數量龐大的新突變。其次,這種新版本的新冠病毒似乎憑空出現,出人意料,與之前的變種沒有直接明顯的聯系。
盧班說:“這就像是你看一本漫畫書的第一頁時,漫威所有的反派都聚在了一起。這就是我看到奧密克戎基因序列時的情況。我們怎么能挺過來?”
奧密克戎有致命弱點
其他公共衛生官員也同意盧班的警告,但事實證明,奧密克戎和所有惡棍一樣,也有致命弱點。對于接種過疫苗或感染過之前變異新冠病毒的人,這種變體似乎不會引起重癥。雖然對于那些沒有接種過疫苗,或那些健康狀況使他們更容易受到新冠病毒影響的人來說,奧密克戎仍是危險的,但對接種了疫苗的人來說,存在了一線希望。
無論是否合理,這一線微光已經被一些人點燃成熊熊烽火,他們認為,如果接種了疫苗,奧密克戎對健康的影響相對較小——喉嚨痛,一些類似流感的癥狀,或者根本沒有明顯的癥狀——這是新冠病毒可能即將結束的跡象。人們認為,如果奧密克戎不那么致命,那么新冠病毒的毒性肯定在減弱。
即使是頂尖科學家也被這個想法所吸引,他們承認,在過去兩年襲擊人類的所有版本的新冠病毒中,奧密克戎可能是更易感染的,它不會讓接種疫苗的人得重癥。如果更多接種過疫苗的人通過感染奧密克戎產生免疫力,這種保護,再加上感染過之前變異新冠病毒的人,可能會達到神奇的群體免疫門檻,也就是專家說的,從新冠肺炎康復或者接種疫苗的人達到70%-90%,這最終會讓新冠病毒抑制其纖突蛋白的產生。
一些模型顯示,到奧密克戎在人群中傳播時,全球多達一半的人已經感染,并可能對這種變異株免疫。由于無保護措施的宿主的感染越來越少,病毒通常開始逐漸消失——流感病毒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樂觀的模型顯示,在1月底和2月初病例達到峰值后,新冠病毒可能會走上這條路。根據這一假設,新冠肺炎將開始從大流行轉變為地方性疾病,僅僅是在免疫受損人群或未接種疫苗的人群中暴發的零星疫情,比如幼童,但這是可控的,因為大多數人將免受這種病毒最嚴重的傷害。
新冠與人類實現平衡?
但也有可能出現更暗的時間線,新冠病毒的不可預測性推動著明年和以后的發展。如果發生這種情況,這可能意味著一種更嚴重的可能性,即奧密克戎并不是疫情終結的開始,而只是一種傳染性更強、更致命病毒的開始,它可能會造成更大危害。
情景1:新冠肺炎病毒已經與人類達到了平衡。
教科書告訴我們,作為相對簡單的實體,病毒投入其一個目標——生存上的資源是有限的。病毒甚至不能自行繁殖,需要從被感染的細胞中借用其繁殖機制。因此,當基因突變使病毒更善于從一個宿主傳播到另一個宿主時,每個新宿主都有一個全新的病毒制造工廠,這是一個巨大的優勢。它還表明,該病毒選擇了傳播性而不是毒性,更快地傳播和復制比導致宿主死亡更符合其最大利益。
奧密克戎似乎就是這一策略的完美例子。2021年11月,盧班在該病毒的基因序列中看到了一系列變化,這些變化使該變體的傳染性至少是前一種變體德爾塔的幾倍,而后者的傳播率已經是最初的新冠病毒的兩倍。如此高的傳染性導致了奧密克戎在全球迅速占據主導——短短兩個月內就取代了之前的德爾塔。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病理學和實驗室醫學助理教授楊尚新(音)指出,其他一系列證據表明,奧密克戎的高傳染性可能預示著新冠病毒的最后一擊。以前的所有變體都優先感染人類呼吸道深處的細胞,并一直潛入肺部,而奧密克戎則傾向于感染上呼吸道的細胞。這使它更像普通感冒,也可以解釋為什么,至少在接種的人群中,奧密克戎引發的疾病往往比以前的變體更輕。
新冠病毒的早期版本還往往導致一種被稱為細胞融合的現象,即病毒感染一個細胞,然后與其他感染另外細胞的病毒融合成一個大的病毒群,從而形成一個更大的病毒制造機器。這對病毒有利,但對患者不利,因為它會引發炎癥,進而破壞細胞和組織;這種炎癥是晚期嚴重新冠肺炎的特征。奧密克戎不會導致這種細胞融合,因此傾向于造成較少的細胞損傷。
楊說:“所有這些結合在一起,形成了結束這場大流行的完美局面。這正是其他大多數攜帶呼吸道病原體的傳染病的結局。它們像火一樣蔓延,最終大多數人要么接種了疫苗,要么感染了病毒。當人們達到群體免疫時,疫情就結束了。”
這并不意味著新冠病毒的終結,但可能標志著大流行階段的結束。從那時起,新冠肺炎應該轉變為地方性的疾病,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學會與一種已經學會與我們共存的病毒共存。
楊說,在這個階段,“病毒已經實現了與宿主——人類建立平衡的目標。它可以很容易地在宿主之間傳播,但不會殺死他們,它生活在宿主中。這種病毒已經進化到選擇與人類共存而不會造成太多麻煩的地步。作為回報,我們必須學會與它共存,就像它只是另一種普通感冒一樣”。
下個病毒變體已出現?
情景2:病毒可能會以不可預測的甚至可能致命的方式不斷變化。
有充分的證據表明,新冠病毒是一種特別難以預測的病毒——畢竟,奧密克戎是一種全新的變異株,其突然且高效的傳播能力令專家們震驚。在2020年秋天,大多數病毒學家會做出一個有根據的猜測,如果出現新的新冠病毒變種,它將是德爾塔的升級版——甚至有關于德爾塔+的討論。但奧密克戎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沒有理由認為奧密克戎是病毒變異更快的結果,”盧班說,“只是我們從未見過這個版本,無論是在哪里。”這可能發生在免疫系統較弱的人身上,他只能對新冠病毒產生部分防御。正是足夠的選擇性壓力,促使病毒發生變異,并繼續變異,直到獲得某種助力,成為現在所知的高效傳播的病毒奧密克戎。自疫情開始以來,科學家們已經報告了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的病例,這些患者能夠攜帶可能變異的病毒長達數月甚至一年。換句話說,下一個奧密克戎可能已經出現,而我們卻不知道它。
也就是說,我們必須大幅改善全球監測工作,并增加全世界已經在進行的病毒基因測序的工作。展示病毒的基因組可以提供任何變異的最早線索,以及這些變異中有哪些可能對人類健康構成危害的線索。
在新冠肺炎短短兩年的歷史中,每種變異都是病毒復制失控的直接結果,因此,將新冠肺炎從大流行轉變為地方流行病的最可靠方式就是盡可能切斷這樣的機會。
哥倫比亞大學微生物學和免疫學教授、艾倫·戴蒙德艾滋病研究中心主任何大一博士說:“如果說我們從過去一年中學到了什么,那就是各種變體將繼續出現。建立更多的免疫力將是有幫助的,無論是通過疫苗還是感染。這將有助于保護人們免受下一次疫情的侵襲。”
美國《時代》周刊2月14日(提前出版)一期封面
原文作者:艾麗斯·帕克
來源:?參考消息網??
編輯:李嘉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