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悉GE醫療宣布首次與波士頓科學在亞洲圍繞介入心臟護理業務開展合作,提供從診斷到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到該地區心臟護理中心的全面服務。據介紹,波士頓科學公司先進的醫療設備將與GE強大的醫療成像系統(包括心導管實驗室和相關軟件)配對,以支持整個心臟護理診斷、治療和監測,旨在提升東南亞地區心臟護理水平。
?
“在為醫療服務提供者提供端到端心臟護理中心方面,這一合作伙伴關系將看到從cath實驗室到血管內超聲(IVUS)的心臟護理解決方案的整合。作為心臟外科醫生的綜合組合,這些解決方案對于釋放介入心臟病的潛力至關重要,也是向該地區提供精確健康的一步。”GE醫療東盟區域總裁兼首席執行官Chris Kang說。
盡管全世界在提供有效和安全的預防戰略方面取得了進展,心血管疾病(CVD)仍然是導致死亡的重要原因,在2019年全球1860萬例死亡中,58%發生在亞洲。作為衛生保健系統、文化和社會經濟地位最多樣化的地方,該區域在預防和治療方面繼續面臨許多挑戰。
?
長期以來,GE醫療一直在東南亞開展業務,多年來建立許多合作伙伴關系,以提升那里的臨床護理水平。例如,在2014年,它與新加坡科學技術和研究機構合作五年開發新的醫療技術,以解決隨著預期壽命延長,慢性病和癌癥日益普遍的問題。
?
在過去六個月里,GE醫療與亞馬遜、Optellum、索菲亞·遺傳學公司、劍橋大學等機構一直保持著合作關系,所有這些都是為了改善臨床護理的各個方面。這家醫療技術巨頭的最新團隊,也是它在2022年的第一支團隊將與該領域的另一個強大力量——波士頓科學聯合起來,旨在提升東南亞地區的心臟護理水平。
?
波士頓科學創立于1979年,作為全球微創醫療器械領域的領導廠商,波士頓科學每年研發投資超過10億美元。每年幫助臨床醫生治療超過3000萬病人。自1997年進入中國,波士頓科學的領域已覆蓋心臟介入、心臟節律管理與電生理、結構性心臟病、內窺鏡介入、呼吸、外周及腫瘤介入、以及泌尿與盆底健康等領域。
作為全球領先的醫療技術、藥品診斷和數字解決方案的創新者,GE醫療通過其愛迪生智能平臺支持的智能設備、數據分析、應用程序和服務,使臨床醫生能夠做出更快、更知情的決策。該公司擁有100多年的醫療服務經驗,并在全球擁有大約4.7萬名員工,為世界各地的患者、醫療機構提供服務。2020年,GE醫療業績表現非常亮眼,在GE 800億美元的全球營收中,單醫療板塊就帶來180億美元的收入。
?
GE醫療與波士頓科學以及其他一系列臨床合作伙伴的聯合努力,正值GE的醫療業務板塊準備成為自己的獨立公司之際。在分拆完成后,到2023年初,GE醫療將成為一個獨立的實體。GE還計劃在2024年將其可再生能源、電力和數字業務分拆為另一家獨立的公司。GE將保留在由此產生的醫療公司中略低于20%的股權。
?
“我們的使命是通過創新的醫療解決方案改變生活,在推動這一合作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GE醫療,我們期待著為今天的介入心臟病專家提供最廣泛的解決方案。通過整合最新的醫療創新和尖端技術,為東南亞客戶和病人提供服務,以確保所有復雜程度的疾病都能得到治療?!安ㄊ款D科學韓國和東盟副總裁兼董事總經理敏恒和說。
都會引入哪些技術?
血管內超聲(IVUS)
?
血管內超聲(Intra Vascular UltraSound,IVUS)技術誕生于20世紀末,它利用安裝在心導管頂端的微型超聲探頭,實時顯示血管的截面圖像,能清晰顯示管壁結構的厚度、管腔大小和形狀等,精確地測量血管腔徑及截面積,甚至可以辨認鈣化、纖維化和脂質池等病變,發現冠脈造影不能顯示的血管早期病變。是冠脈造影的重要補充手段。
?
IVUS系統由超聲探頭、近端驅動模塊、超聲成像系統組成。其中,近端驅動模塊主要負責超聲探頭和成像系統之間的驅動控制以及信號傳輸。IVUS導管頂端帶有微型化的壓電晶體超聲換能器(探頭),通過微型探頭發射的束裝超聲波來實現血管內的成像。
?
現階段,全球IVUS的兩個主要生產商為Boston Scientific(波科公司)和Volcano(火山公司,2014年12月以12億美元被飛利浦收購)。其中,波科公司系血管內超聲領域的先驅者,在2005年推出全新iLab血管內超聲儀,并于2005年和2006年分別通過了美國FDA和歐洲CE認證。
Volcano公司作為一專業從事IVUS生產的廠家,其最新機型S5可以一機多用,并具有相控陣和機械式兩種探頭:相控陣探頭穩定,灰階度高,圖像顯示層次多,利于分辨血流、血栓、軟板塊等不同組織;機械式探頭頻率高,黑白反差大,在不同病變,選用不同探頭可以更清晰的診斷病變。
在國內,針對IVUS產品,北京全景恒升、深圳英美達、深圳開立、加拿大Conavi Medical等共計4款產品相繼進入綠色審批通道。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11月26日,我國自主研發,全球首個進入臨床試驗的IVUS-OCT一體機在哈醫大二院正式啟動臨床試驗。2020年5月,這一項目的設備提供方全景恒升宣布完成逾1億人民幣Pre-A輪融資,以支持其現有產品的生產、市場拓展和新產品研發工作。
?
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
?
常見的PCI治療方式是將帶球囊的導管經股動脈或橈動脈送到心臟冠脈的狹窄處,通過充盈氣囊以擴張該處管腔,改善血流狀況,然后在完成擴張的狹窄管腔處放置心臟支架以預防再次狹窄。
?
根據國家衛健委冠心病介入治療注冊數據,2017年大陸地區冠心病介入治療共753142例,較2016年增長13%。2017年經皮冠狀動脈介入(PCI)平均支架數為1.47枚,經橈動脈路徑進行介入手術占絕對優勢(90.89%)。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直接行PCI治療的比例為42.2%,較2016年的38.91%進一步提高。
?
PCI治療示意圖
?
目前PCI治療技術成熟,安全性高,治療死亡率穩定在0.23%,屬于較低水平。造影劑過敏、心包積液、心包填塞等并發癥相對少見。由于其療效和安全性的優勢,PCI治療被用于越來越多冠心病患者的治療。這些患者中,不穩定型心絞痛(55%)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25%)占大多數。
?
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中會用到經皮冠狀動脈球囊血管成形術、冠狀動脈支架植入術、冠狀動脈旋磨術、冠脈內血栓抽吸、切割球囊成行術等技術器械,擁有該技術的相關企業有波士頓科學、雅培、愛德華、美敦力、泰爾茂、庫克、巴德、Cordis、 Biotronik、微創、貝朗、Teleflex、歸創通橋、心脈醫療等等。
廣闊的血管介入市場
據《中國心血管醫療器械產業創新白皮書(2021)》披露,2018年全球心血管醫療器械市場規模為483億美元。冠心病、心力衰竭、瓣膜病、先天性心臟病以及心肌病發病人群持續增加。根據權威報告,預計2026年全球心血管醫療器械市場規模將達822億美元,預測期內復合年均增長率約為6.9%。
?
目前美國以超過50%的市場份額成為最大的心血管醫療器械市場,未來老齡化及微創手術趨勢將繼續推動行業增長。亞太尤其是中國市場正迅速崛起,與美國類似,人口老齡化將使中國成為更大的細分市場,心血管醫療器械市場增速將遠超全球水平。
?
血管介入器械可分為心血管介入器械、腦血管介入器械、外周血管介入器械與電生理介入器械。在血管介入細分市場中,心血管介入一直占據最大的市場份額。介入治療是一種微創性高科技治療技術,具有創傷小、術后恢復快、適應癥多等特點,近年來發展迅速。
?
介入治療是在醫學影像設備(血管造影機、透視機、CT、MR、B超等)引導下,經皮穿刺,將穿刺針、特制導管、導絲等精密器械引入體內血管,對疾病進行微創診斷和治療。血管介入技術能夠有效治療血管疾病,具有創傷小、反應低、恢復快的優點,且具有靶向性特點,可使部分不能耐受手術、失去手術機會或耐藥患者得到有效治療,在部分領域已經取代外科手術成為首選治療方式。
?
2004年以前,國內冠脈支架市場95%以上份額基本由強生、美敦力、波士頓科學等多家跨國企業占據。此后,微創、樂普先后上市國產藥物洗脫冠脈支架,憑借優秀的產品性能,國產藥物支架逐步擴大市場份額。
?
2018年我國血管介入市場已達389億元人民幣。以冠脈介入器械為例,2019年介入手術占比已提高至冠脈手術總量的90%以上,市場已然成熟。僅2018年,我國冠脈介入器械市場規模達26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1.10%,占血管介入設備市場規模的68%。2020年中國血管介入器械市場規模約為590億元,同比增長23%。其中,心血管介入、腦血管介入、外周血管介入市場份額占比分別為67%、13%、20%。近年來,國產品牌開始主導冠脈支架市場,國產市場份額占70%以上。
?
目前,除冠脈介入器械市場基本完成進口替代外,其他市場依然以進口產品為主,其他各個細分賽道仍存在較大的創新機會和投資價值,未來在進口替代空間將大有可為。
?
近日,西門子醫療與美敦力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二者將結合西門子醫療與美敦力雙方在介入治療領域的領先優勢,勢必加速創新介入療法在基層和非公醫院的推廣落地。同樣,此次 GE醫療宣布與波士頓科學在亞洲圍繞介入心臟護理業務開展合作,未來會在介入創新領域掀起什么風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