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醫械巨頭登陸科創板。
首家“A+H”上市械企
日前,春立醫療發布公告稱,公司科創板IPO正式啟動招股,首次公開發行A股不超過3,842.80萬股。?
春立醫療創立于1998年,總部位于北京,專注于研發、生產及銷售植入性骨科醫療器械。早在2015年3月,春立醫療就率先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本次獲批中國大陸A股科創板上市,使得春立醫療成為全球首家A+H上市骨科醫療器械企業。?
招股書顯示,春立醫療是國內最早研發、生產先進關節假體產品的企業之一,目前公司已發展成為國內領先的骨科醫療器械廠商,主要產品為關節假體產品及脊柱類植入產品。公司是中國關節假體領域醫療器械注冊證較為齊備的企業之一,涵蓋肩、肘、髖及膝四大人體關節假體產品,而脊柱類植入產品為脊柱內固定系統的全系列產品組合。?
隨著我國醫療服務水平不斷提高,骨科植入醫療器械市場需求不斷擴大,近年來春立醫療的市場表現也可圈可點,2018 年至 2020 年公司營業收入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 37.23%。最新財報顯示,2021年上半年,春立醫療的關節假體產品實現營業收入4.59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5.45%。?
據標點信息數據,2019年中國關節類植入醫療器械市場中,春立醫療占8.96%的市場份額,在所有本土企業中排名第二、在中國所有關節假體行業企業(包括外企)中排名第四。?
市場規模突破300億
骨科醫療器械是醫械行業中最大的子行業之一,其中骨科植入醫療器械又是最重要的品類,通常指通過手術植入人體以替代、支撐定位或者修復骨骼、關節和軟骨等組織的器件和材料。?
據《中國醫療器械行業藍皮書(2020)》數據顯示,近幾年骨科植入市場規模不斷增長,2019年市場規模達到304億元。據預測,2020年其規模將達到355億元,增長率達到16.7%。?
數據來源:《中國醫療器械行業藍皮書(2020)》?
我國骨科植入市場呈現高速增長的態勢,主要得益于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加速和醫療需求不斷上漲。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自2015年至2020,我國65歲及以上人口數量從1.44億增加至1.9億,整體增長32.63%,占總人口比重從10.47%增長至13.50%。可以預計,未來我國老齡化人口數量將進一步增加。?
據了解,在與骨質相關的骨科疾病(如骨關節炎、椎體壓縮性骨折、骨質疏松等)中,老年人占比近50%,在骨折患者中,老年人占比達1/3,未來我國骨科患者人數將隨人口老齡化而繼續增長。?
此外,由于居民生活方式改變,交通事故受傷人數持續上升,事故導致骨折等情況對于骨科產品的潛在需求不斷增加。綜合來看,未來骨科植入醫療器械的市場需求將不斷擴大。?
政策紅利加碼
?在國家政策層面,近年來也不斷加大力度推動骨科醫療器械發展。?
根據《中國衛生和健康統計年鑒2019》數據,2018年我國骨科醫院總診療人次達1,569.24萬人次,較2013年總診療人次增加了300多萬人次;我國骨科醫院數量達到新高,達654家,較2013年的505家大幅提高;我國骨科醫院衛生人員數量為60,767人,較2013年的40,070人上漲超過 50%。一系列數據的增長,支撐了骨科手術量的增加。?
此外,在分級診療制度下,基層醫院骨科基礎類手術入院人數也有了明顯的提升,未來隨著部分技術較為成熟的手術將逐步向基層醫院下沉,我國骨科醫療器械市場有望進一步放量。?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國家出臺了多項產業政策鼓勵植入介入類器械創新,并為國產產品實現進口替代創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尤其是在2019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出臺《治理高值醫用耗材改革方案》,明確按照帶量采購、量價掛鉤等原則探索高值醫用耗材分類集中采購。這在導致利潤結構改變,利潤空間降低的同時,也將帶來國產化和行業集中化程度提高的機遇。?
憑借價格優勢和政策扶持,國產骨科植入性醫療器械將逐步實現從低端市場到中高端市場的進口替代。進口替代可以有效地降低產品使用成本,減輕患者負擔,使潛在需求得到釋放,并推動市場發展。?
國產替代進口加速
今年6月,國家組織高值耗材聯合采購辦公室發布《國家組織人工關節集中帶量采購公告》(第 1 號),人工關節國采正式啟動。本次采購產品范圍是人工髖關節、人工膝關節,首年意向采購量共54萬套,占全國醫療機構總需求量的90%。?
春立醫療招股書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關節植入器械市場規模約86億元,外資企業占據的市場份額約65%,本土企業占比約35%,我國關節類產品仍有較大進口替代空間。本次集采之后,中國關節植入醫療器械市場的競爭格局也面臨改寫。?
從本次集采的中標結果看,不僅愛康醫療、春立醫療、威高股份等老牌國產關節制造商順利入圍,邁瑞醫療、微創醫療、大博醫療等人工關節領域的新進入者也在不同產品組中成功中選。本土企業可以依靠成本優勢在降價后維持較高水平的附加服務,未來有望獲取更高的市場份額,推動國產替代進口。?
以春立醫療為例,其髖關節產品銷售占總收入的70%以上。在本次國家集采中,公司中標全部類別的髖關節產品,將有望以價放量快速提升國內市場份額,加速國產替代進程。
數據來源:春立醫療招股書
創新趕超國際巨頭
在兩票制、帶量采購等一系列政策促使下,我國骨科植入醫療器械產業進入產業升級和國產化市場滲透的最佳時機。?
人工關節類產品的制造門檻高、工藝難度大,生產廠商進入壁壘高、研發投入大,隨著國內各大公司技術的發展及產品質量的提高,該類產品將成為骨科進口替代潛力最大的市場。?
借助集采東風,本土企業如何在創新上趕超國際巨頭呢?作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G20 工程企業的春立醫療,在高端器械創新方面早已嶄露頭角。?
春立醫療是中國大陸首家獲得BIOLOX?delta第四代陶瓷關節假體產品醫療器械注冊證的企業,涵蓋半陶及全陶關節假體產品,是國內最早生產先進關節假體產品的企業之一。?
此外,春立醫療是國內首家擁有BIOLOX?OPTION帶錐套的陶瓷頭產品注冊證的企業,同時也是國內首家且唯一一家同時擁有活動平臺單髁和固定平臺單髁的企業,國內唯一一家擁有反置肩關節產品的企業。除此之外,春立醫療還布局關節機器人領域,研發了一款全膝置換導航機器人設備長江INS-智能機器人系統。?
招股書顯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春立醫療已擁有境內專利179項,其中發明專利20項,實用新型專利158項,外觀設計專利1項。此外,公司高度重視產品與國人骨骼特征的匹配性,從2010年便開始與多個醫院合作,建立了國人股骨解剖數據庫,并與國內外眾多教授、專家共同探討適應國人骨骼形態與特征的假體產品。?
與此同時,春立醫療建立了完善的反饋機制,發起了“中國關節外科多中心研究工程”,對研發的關節假體產品進行臨床效果隨訪和跟蹤,為關節假體及器械改進提供臨床數據。目前已有31個省合計300余家醫院加入該工程。?
經過多年沉淀,春立醫療成功實現了科研技術的生產力轉化,推進了企業的發展步伐,帶動了人工關節的國產化進程,為國內醫療器械行業的快速發展注入了新的力量。?
打造新的增長點
截至12月13日,2021年已有34家醫械類公司登陸科創板,這些公司最大的特點就是持續加碼研發,顯露“硬科技”。?
據招股書顯示,春立醫療IPO計劃募集資金20億元,其中8.6億擬投入骨科植入物及配套材料綜合建設項目,6.8億用于在北京和河北威縣設立研發中心,1.6億和3億分別用于“營銷網絡建設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
?來源:春立醫療招股書?
春立醫療表示,公司將以科創板上市為契機,通過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建設,一方面繼續保持在國內關節假體領域領先地位,爭取持續提高市占率,另一方面著手豐富和完善骨科產品系列,以實現公司持續、健康、快速發展,不斷提升公司價值。?
目前,春立醫療以中國為主要市場,建立了龐大的經銷網絡,涵蓋全國所有省份、直轄市和自治區(不包括香港、澳門及臺灣),且已經滲透全國多家醫院。除了滿足國內市場高質量產品需求,春立醫療還大力布局海外市場,公司陸續獲得多個國家的注冊證書,產品遠銷38個國家和地區,是人工關節領域出口量及出口額最多的中國企業。?
未來,公司將繼續深耕骨科醫療器械領域,一方面持續聚焦關節主業的創新研發,提供更多元化與更適合國人的產品系列,保持公司在國內關節假體領域的領先地位;另一方面將著手豐富和完善骨科產品矩陣,橫向布局脊柱與創傷類植入物,多產品協同發展,打造新的業績增長點。?
創新升級是醫療器械發展的主旋律。登陸科創板后,春立醫療又會給行業帶量怎樣的驚喜,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