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400個縣域醫療衛生次中心?
《通知》指出,未來,公立醫院發展方式從規模擴張轉向提質增效,運行模式從粗放管理轉向精細化管理,資源配置從注重物質要素轉向更加注重人才技術要素。力爭病例組合指數(CMI)值分別達到2、1.5左右,微創手術占比分別達到30%、25%左右,四級手術占比分別達到60%、40%左右。
在頂層醫療資源布局方面,要建設國內一流高水平醫院。要推進委省共建國家醫學中心和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合作協議落實,加快國家口腔醫學中心和國家兒童區域(西南)醫療中心建設。依托中央在川和省內高水平醫院,爭創綜合類、高原病等國家醫學中心和傳染病、呼吸、創傷等國家區域醫療中心。
加快老年疾病、口腔疾病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建設,爭取更多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國家中醫醫學中心、區域中醫醫療中心和中醫藥傳承創新中心在川落地。
此外,要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支持部分實力強的大型公立醫院適度建設發展“一院多區”。建設省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和省中醫藥傳承創新中心。?
在醫聯體建設方面,發揮公立醫院在城市醫療集團中的牽頭作用,城區三級公立醫院參與建設城市醫療集團率達100%。推進以全科醫生為主體、全科專科有效聯動、醫防有機融合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
縣域層面,要發揮縣級醫院在縣域醫共體中的龍頭作用,發展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對實現了“五統一”的醫共體實行“一個總額付費、結余留用、超支不補”醫保支付管理改革。要建設400個縣域醫療衛生次中心,使其達到二級綜合醫院水平,與縣級醫院形成協同發展格局。?
重大疫情防控能力還要繼續提升。爭創國家重大傳染病防治基地,加快推進成都、瀘州、南充、達州、雅安、涼山“1+6”重大疫情防控救治基地建設。建立省級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檢測與研究檢測平臺和實驗基地。二級以上綜合醫院設置感染性疾病科比例達100%。持續加強院感防控,提高重大疫情應對能力。?
臨床重點專科建設方面,要加強腫瘤、呼吸、消化、心血管、婦產等臨床重點專科建設,力爭建設國家、省、市(縣)臨床重點專科70個、300個、500個。持續提升醫療質量,三級公立醫院50%出院患者、二級公立醫院70%出院患者按照臨床路徑管理。?
加強醫療信息化建設。力爭建立覆蓋所有縣(市、區)的“5G+醫療健康”遠程應用體系,60%三級公立醫療機構建成三星及以上智慧醫院、20%二級公立醫療機構建成二星及以上智慧醫院。推動手術機器人等智能醫療設備和智能輔助診療系統的研發與應用。?
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全力推進攀枝花市疾病診斷相關分組(DRG)付費國家試點和瀘州、德陽、南充市區域點數法總額預算和按病種分值(DIP)付費國家試點。規范醫保協議管理,明確結算時限,細化結算規則,確保基金及時足額撥付。指導推動公立醫院積極參與國家組織藥品和醫用耗材集中采購使用改革,履行合同約定采購量,落實醫保資金結余留用政策。?
國家發文,重點提升這些器械領域?
25個薄弱縣(市)綜合醫院分別按1300萬元、1100萬元、900萬元補助;34個一般縣(市、區)綜合醫院分別按800萬元、500萬元、400萬元、200萬元補助。?
根據國家衛健委發布的《關于印發“千縣工程”縣醫院綜合能力提升工作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到2025年,全國至少1000家縣醫院達到三級醫院醫療服務能力水平。?
哪些領域將得到重點提升?
《通知》指出,要加強專科能力建設,提升縣域內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能力。健全診療科目,重點提升對急危重癥患者的搶救能力,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能力,腫瘤、神經、心血管、呼吸和感染性疾病等專科疾病防治能力。
建設臨床服務“五大中心”,具體包括腫瘤防治、慢病管理、微創介入、麻醉疼痛診療、重癥監護中心。
建設急診急救“五大中心”,具體包括胸痛、卒中、創傷、危重孕產婦救治、危重兒童和新生兒救治中心。
《通知》指出,要推動資源整合共享,發揮縣醫院“龍頭”作用。
以縣域醫共體為載體,依托縣醫院建設互聯互通的醫學檢驗、醫學影像、心電診斷、病理、消毒供應等資源共享五大中心,提高縣域醫療資源配置和使用效率。?
在國家和省級層面,哪些領域將得到重點建設??
《“十四五”國家臨床專科能力建設規劃》指出,國家層面,要加強核心專科能力建設。?
要補齊專科資源短板,重點支持各省針對性加強心血管外科、產科、骨科(含手外科、脊柱外科)、麻醉、兒科、精神科及病理科、檢驗科、醫學影像科等平臺專科建設。?
不同省份按照具體情況重點建設這些項目:?
此外,要推動關鍵領域技術創新。支持相關專科在影響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和再生醫學、精準醫療、腦科學、人工智能、生物醫學等關鍵技術領域進行創新,爭取解決一批“卡脖子”技術。?
“十四五”期間累計建設不少于750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
省級層面,31個省份每年合計支持至少1000個,“十四五”期間累計支持不少于 5000個省級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
要全面提升惡性腫瘤、心腦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代謝性疾病、兒科、麻醉、精神疾病等就醫需求較大的核心專科能力。其中,東北、西北、華北等地區重點加強心腦血管疾病相關專科能力建設,西南地區和東南地區重點加強消化系統疾病、外科創傷性疾病等相關專科能力建設。?
伴隨各級醫療機構設備和人才儲備的不斷提升,分級診療的基礎將進一步夯實,受益的則是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每一個人。
附:縣級醫院升三級醫院設備配置推薦標準
(圖片來源:醫療器械經銷商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