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一区二区不卡-日韩一品道-日韩一级一欧美一级国产-日韩一级视频免费观看-亚洲精品AV中文字幕在线-亚洲精品爆乳一区二区H

醫療器械創新網

logo

距離創新創業大賽報名結束
48
16
37

會員登錄

用戶登錄 評委登錄
一周內自動登錄 建議在公共電腦上取消此選項
一周內自動登錄 建議在公共電腦上取消此選項
一周內自動登錄 建議在公共電腦上取消此選項
手機驗證碼登錄 還未賬號?立即注冊

會員注冊

已有賬號?
醫療器械創新網
醫療器械創新網

八省二區“盯上”種植牙

日期:2021-12-03

2021下半年,口腔耗材集采的熱點一波接著一波:

  • 8月,寧波打響第一槍,約談種植牙廠商,市場風聲鶴唳,事件一度升級發酵;

  • 9月,國家醫保局做出回應,“保基本”三個字像一盆冷水讓此事暫時降溫;

  • 11月中旬,四川發文,開始采集部分口腔耗材信息數據,這種“劇透”行為,又一次將行業關切推向高潮。


上周五(11月26日),四川再次發文,種植牙集采終于塵埃落定,雖然已經有了心理預期,但結局還是讓人頗感意外——四川這次帶來的“大禮包”,范圍不是一個市,也不是一個省,而是中國最大耗材買家團之一、內含八省二區的省際聯盟

*據四川此前的聯盟記錄,?八省二區應包括黑龍江、山西、內蒙古自治區、遼寧、吉林、四川、西藏自治區、海南、青海、貴州


根據以往耗材集采經驗,一類產品一旦被盯上,擴散到全國只是時間問題,八省二區的“開場”規格并不低,患者、廠家、醫療機構都要做好心理預期。


種植系統或迎“打包集采”?

其實,四川此舉早有預兆。


9月14日,四川省醫療保障局醫藥價格與招標采購處召開的培訓會上,就提出了:以“八省二區”省際聯盟和相關聯盟省區為基礎...牽頭開展口腔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工作。


要知道,此前國內唯一的口腔類耗材集采經歷,僅是2019年10月南京聯盟組織的口腔正畸托槽集采。


此次四川牽頭的項目,將口腔耗材集采范圍、品種都放大了數倍,既是首開先河之舉,規則上自然存在一些看點。

以種植牙手術系統為集采目標,而非單一耗材

首先,要明確的是,種植牙手術需要的是一整套配套的耗材系統,品類繁多,本次四川集采涵蓋了其中大部分。

根據通知,申報產品范圍為:口腔種植體、修復基臺、種植修復配件(含愈合基臺、覆蓋螺絲、轉移桿、掃描桿、替代體、修復基底、基臺螺絲、基臺保護帽、臨時基臺)等組成口腔種植體系統的醫用耗材。


一位三甲口腔專科醫院的醫生向媒體表示:這個名單基本囊括了一套完整的種植體系統需要的所有產品。


不僅如此,這些耗材通常也是種植牙手術中花費最大的一部分其中:

  • 最貴的當屬種植體大致占比50%。

  • 次是種植基臺+牙冠+修復材料等,占比約25%。

▲種植牙費用結構,來源:Med+研究院


如此龐雜的耗材系統,有些類似骨科關節類產品,本次集采,是否會參照骨科國采,以系統進行報價?有待后續規則出臺。



“松綁”牙醫,不限制醫療服務費

此前8月,寧波醫保局發布的《關于進一步明確醫保歷年賬戶支付種植牙項目的方案》中有一點特別之處,即明確將材料與醫療服務費分割開來,醫療服務費規定在2000元


上圖顯示,一場種植牙手術中的醫療服務費(手術費用+人工成本)占比25%,是牙科醫生的主要收入來源。
事關自身收入,文件發布之后,一些醫生表達了對這種“限價”行為的擔憂:
  • 一方面,會影響口腔醫生學習和從事種植牙的積極性;

  • 另一方面,或造成公立醫院專業種植牙醫生流失。


而本次,四川的通知中,并未提到醫療服務費用的打包,意味著這場集采中,暫時沒有對醫療服務費用的管制計劃


一個值得參考的經驗是,在此前全國眾多的集采項目之中,管控醫療服務費用的先例還是非常少見的。



非醫保產品,集采最大的問題是量的保證

自從支架、眼科、骨科等外科大品種相繼“淪陷”在集采大棒下,看牙成為名列前茅的昂貴項目。“一口牙換一套房”、“第一批90后因看牙破產”…輿論發酵之下,集采降價是民心所向。


但種植牙集采,實際上存在一個非常大的“BUG”——這是一個非醫保報銷的自費項目,選擇權在于患者,耗材的選擇和用量,都無法以醫保的名義來硬性規定


今年8月22日,寧波醫保局約談5家進口種植牙供應商,就是掣肘于報銷問題,因而拿出了一條另辟蹊徑的醫保支付條件:選擇醫保個人歷年賬戶作為報銷渠道。

簡單來說,歷年賬戶就是個人賬戶在今年以前繳納額的結余,這一可以用于醫保無法報銷、需要個人負擔的部分,使用范圍更加靈活。

但事實上,在全國大多數省份,醫保基金都是捉襟見肘的狀態,擴大報銷范圍談何容易,況且國家醫保局今年9月在《國家醫療保障局對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第 5207 號建議的答復》中剛剛明確表明過否定態度:根據規定,目前各省(區、市)對眼鏡、義齒、義眼等器具均不納入基本醫保支付范圍。
因此,寧波將種植牙納入醫保的案例并不具有普適性,很大概率上,四川也不會開這個口子。


那么,問題來了,既然沒有醫保兜底,又是患者可以選擇的自由市場,如何談帶量采購中最關鍵的“量”的保證?這一點將是后續集采方制定規則和實施過程中當考慮的重點問題之一。



國產份額不足10%,價格話語權在于外企

降幅與市場格局息息相關。


在種植牙行業里,目前國貨的“存在感”很低,2019年,韓國奧齒泰、登騰,瑞典Nobel,瑞士士卓曼,美國登士柏西諾德5大主要進口品牌占據了90%以上市場份額


國海證券研報顯示,當前,國內種植體生產企業有數十家,主要包括華西口腔醫院、北京萊頓、威高潔麗康、大博百齒泰、江蘇創英、康拓醫療、寧波美格真、常州百康特、深圳安特、柯潤璽等。其中,體量大的公司預計年營收在5000萬左右。


▲代表性進口與國產種植牙品牌,來源:Med+研究院


熟悉帶量采購的人都知道,在國產替代率較低的領域,價格話語權掌握在外企手里,降價幅度往往有限。


比如,此前2019年,南京聯盟(南京、泰州、淮安)進行的口腔正畸托槽(普通和自鎖)帶量采購項目,當時口腔托槽平均降幅33.59%,最高降幅為64.78%,遠低于其他帶量品種降幅。


更遭的情況是,如果外企大量棄標,或者不配合降價,國產又不能在質量上替代進口,就會讓集采方處于非常尷尬的境地。



口腔耗材集采最大的障礙,不是廠商,或是牙醫



種植牙是牙科領域地位至高的診療項目,其中最大的難點在于人工種植牙很難和牙槽骨“長在一起”,相關科研專家甚至兩次提名諾貝爾獎,被稱之為20世紀牙科領域最偉大的成就之一。

▲種植牙手術過程,來源:國海證券

除了難以逾越的技術鴻溝帶來的高價之外,掣肘國內普及率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稀缺的牙醫。


種植牙對醫生要求很高。業內比較認可的說法是,培養一個正規的種植牙醫生至少需要7年的醫學院學習和5年的臨床工作經驗,合計超過12年的專業培訓。
據士卓曼集團年報披露,中國種植牙醫生數量并不可觀:
  • 韓國:80%的牙醫具有種植牙資格;

  • 美國:22%的牙醫具有種植牙資格:

  • 中國:僅11%的牙醫具備種植牙資格


優質牙醫稀缺,不僅提高了種植牙的費用,也使牙醫在整個產業鏈中占有相當大的話語權,具體有多大?從以下事件中可以略見一二。
2015年,通策醫療開始推行“種植倍增計劃”,旨在根據種植細分市場進行差異化產品定位,推出低端種植產品,價格為3400元/顆,拓展客戶群體。
然而,這一再正常不過的市場營銷活動,卻導致浙江口腔醫學會抵制,認為其低價戰略擾亂了市場,不得不無疾而終。
事實上,受該計劃所益,通策醫療當年種植量增加了2倍,帶動了修復、潔牙、牙周業務增長,收入增長三倍。
通策醫療后來“哭訴”道:“該活動持續了4-5個月就停止了,之后種植量就再也沒有這么快增長過。”

政策開刀,“牙茅”遭腰斬暴跌50%


正是因為目前口腔耗材產業端國產份額少之又少,因此對待即將到來的集采,最受關注的,意外地成了下游的醫療機構


比如目前最大“受害者”通策醫療
通策醫療,被稱為“牙茅”,連鎖口腔醫院中的龍頭,種植牙是其三大核心業務之一,市值一度超千億,市盈率超100倍,吸引眾多明星基金經理重倉。
  • 截止2021Q2末,通策位列公募基金重倉股第17位,醫藥股中僅次于藥明康德、邁瑞醫療和愛爾眼科,成為公募心中絕對的龍頭


然而,自從8月集采消息釋放,加上Q3財報數據低于市場預期,“牙茅”一度開啟跌跌不休模式。

?

10月15日,業績交流會上,通策醫療正面回應道:Q3收入增速較低,主要是由于集采種植患者都選擇了擇期觀望。

最近5個月,通策已經暴跌近50%,市值縮水超300億元


▲通策醫療今年7月至今股價波動


雖然種植牙集采還未正式實施,但蝴蝶效應已至,一方面,種植牙患者群體“忍著疼痛”,擇期觀望,眼巴巴地等著產品降價。另一方面,行業“茅股”成為股民驚慌無措的“出氣筒”,不管結果如何,先殺高估值成為市場共識。


國家對于種植體的集采是認真的。


11 月 23 日,國家藥監局發布《牙科種植體系統同品種臨床評價注冊審查指導原則(征求意見稿)》,號召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管理者及從業人員提出建議,進行“一致性評價”,從而為大規模的產品集采及使用保駕護航。



四川發文之前,種植牙被認為是少有的集采免疫避風港,但在行業邏輯轉向之下,美好愿望被打破,再也沒有什么是堅不可摧的了。


參考資料:

1、種植牙也要進集采了!一口牙一套房時代結束?——丁香園

2、今年,通策醫療把股民折磨夠了——格隆匯

醫療器械創新網網: 返回列表
醫療器械創新網網 醫療器械創新網網 醫療器械創新網網 醫療器械創新網網 醫療器械創新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