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科技創新已經成為各大產業博弈的主要戰場。回首過去20年,以腹腔鏡技術為代表的微創手術已從最初的單純膽囊切除拓展到胃腸、肝膽胰、減重代謝、疝與腹壁外科等領域,手術量和手術復雜度逐步提高。
誠然,不斷提升的手術量和技術復雜度需要不斷創新的產品和技術。
邁瑞醫療作為國產醫療器械龍頭,從2012年開始在微創外科布局,并在發展過程中以硬鏡系統為切入點,不斷完善微創外科的版圖。那么,在醫療器械不斷強調國產化的今天,邁瑞醫療在微創外科領域形成了何種格局?在國產硬鏡系統的發展中為行業帶來什么樣的創新?在革新硬鏡技術的同時如何促進其國產化發展?
01
邁瑞公布最新布局?
補全微創外科版圖
微創手術是能夠使用微小切口在創傷很小的前提下完成相關手術。其主要優點是創口小、出血量少、疼痛輕、恢復快、住院時間短等優勢;對醫生來說手術時間縮短、手術風險降低;對醫院來說床位周轉率提高、部分解決看病難的問題。由于具有這些優點,越來越多的醫生和患者青睞微創外科手術。
但與需求端不相匹配的是,當前我國硬鏡國產化率不足10%,高技術壁壘成為國廠企業遲遲未能突圍的原因。而在這樣的行業困境下,以邁瑞為代表的國內品牌開始逐漸崛起,不斷提升市場占比。
2012年,邁瑞醫療開始布局微創外科領域,而入局后通過在硬鏡系統領域的發力,延伸規劃公司整個
微創外科的發展。
此前,邁瑞醫療曾發公告稱,公司將在微創外科領域進行最新布局,并表示,基于在設備研發和營銷模式上的優勢,公司選擇從微創外科領域的核心產品硬鏡系統作為切入點。
而在結合行業發展趨勢以及邁瑞逐步擴展產品領域的過程中,我們也可以大膽猜想,其在微創外科的布局并不局限于硬鏡產品。“從硬鏡切入,補全微創外科版圖”似乎是邁瑞醫療對微創外科領域的未來構想。可以預見,未來諸如手術機器人以及耗材類等在微創外科領域的重點產品或將進入該公司的版圖。
02
加速產品迭代更新?
實現可持續發展
此前,邁瑞發布公告稱,公司將在持續發展生命信息與支持、體外診斷以及醫學影像三大主營業務的基礎之上,開始在智慧醫療、骨科、寵物醫療以及微創外科等賽道開始新的布局,加強公司研發能力。
而具體到硬鏡系統領域的布局,邁瑞醫療在研發的投入很可觀,并形成了從低到高逐漸提升的硬鏡系統,目前該公司最新推出的兩款產品為HyPixel U1和HyPixel R1。
據介紹,邁瑞醫療HyPixel U1 擁有4K清晰度,其3840×2160的分辨率可以呈現出更豐富的紋理,使組織辨別更準確。而U1超廣的色域可以真實還原臟器及組織顏色,幫助醫生更加快速地定位血管、淋巴結及神經。同時,自研腹腔鏡還擁有3-200mm的大景深,在多場景不同觀察距離的圖像均清晰,無需反復對焦。
邁瑞醫療4K腹腔鏡系統搭載55寸顯示屏
此外,U1最大還有一個技術亮點是搭載了55寸大屏,為醫生提供更佳的沉浸體驗,幫助提升專注力及手術表現。與此同時,手術圖像的無損放大,可以讓細節不再細小,減輕醫生視覺疲勞感。據悉,邁瑞醫療是國內外第一家將55寸大屏作為硬鏡標配的廠商。
值得一提的是,與其他手術設備需要進行復雜的刻錄操作相比,U1的操作較為簡單,其內置的刻錄功能還支持在刻錄過程中進行標記,以便醫生在后期剪輯視頻時可以快速找到標記點。
HyPixel R1則在HyPixel U1 基礎之上進行了細節的優化處理。在不改變手術操作習慣的前提下,實現實時熒光疊加,術中標記及導航;同時,R1的熒光信號識別靈敏度高,熒光與白光圖像邊界清晰一致,精準分明;此外,R1的一鍵切換模式還可以滿足術中不同場景的需求。
HyPixel R1 4K內窺鏡熒光攝像系統
資料顯示,目前邁瑞醫療的HyPixel U1 已經產品遍布華北、華東、華南、西南、西北等各大地區,在北京積水潭醫院、中日友好醫院、上海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附屬第四醫院、昆明市第一人民醫院、南京市第一醫院等多家醫院裝機,裝機醫院中65%為三甲醫院。深圳市人民醫院胃腸外科夏利剛表示:“HyPixel U1的色彩還原度強,其產品特性幾乎可以跟進口產品相媲美。”
值得一提的是,邁瑞醫療在實現產品的可持續發展方面有其獨特的布局:如每兩年舉辦一屆的“邁瑞杯”全國腔鏡疝手術視頻大賽,為基層外科醫師及醫療單位管理者傳遞了規范化腹腔鏡下無張力疝修補手術操作,以此提升基層醫院微創外科醫技水平。
03
擊破行業瓶頸?
踏實扎根產品研發
當前,邁瑞醫療的硬鏡系統在國產企業中已經具有相當的地位。然而,一個企業的爆發必然經歷了厚積薄發的積累過程,邁瑞醫療坐穩國產器械的第一把交椅,也并非偶然。那么面對技術研發遇到的困難與瓶頸,邁瑞醫療又是如何應對的呢?
由于我國多個領域的科學技術發展較晚,光學等基礎學科的發展較為薄弱,從硬鏡領域來說,這給行業的發展帶來了一定的困難。與此同時,盡管中國被稱為制造大國,但精密生產工藝仍然是行業的缺陷。因此,要解決國內硬鏡系統的“卡脖子”問題,國內廠商首先要腳踏實地的解決好這兩個問題,才能研發制造出與進口產品相當的產品。
在深耕硬鏡領域的過程中,邁瑞醫療致力于踏實探索基礎學科和精密生產工藝,并培養優質的上下游供應商。此外,臨床是檢驗產品的唯一標準,產品好不好由臨床說了算。而邁瑞的產品在上市前會做大量的臨床驗證,聽取臨床專家的建議,對產品進行反復打磨,直至客戶滿意才最后推出市場。
眾所周知,圖像是硬鏡產品最基礎的功能,很多廠家想要做出硬鏡系統并不難,但要將其圖像做到可辨認紋理以及組織邊界,則需要滿足更高的技術要求,因為圖像不是單一的性能,而是需要保證整個系統鏈的每一環,從攝像頭到鏡子采集信息,到最后將圖像顯示在顯示屏上,任何一個環節的技術不達標都會影響圖像質量。
同時,硬鏡系統的生產工藝也具有復雜性,其生產對于技術人員和工裝夾具的依賴性很高。然而,目前國內廠商對此并沒有技術、經驗的積累,供應商也很少。
邁瑞醫療作為國產龍頭企業,其很多產品已經成為行業的引領者,在產品設計上也積累了很多經驗,利用先進的 DFMEA(設計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方法論和工具,層層識別風險和制定措施,并落實到每一款物料的管控,同時挑選和培養優秀供應商。
此外,邁瑞還在生產線上也不斷優化生產工藝、解決生產過程中的各種困難。由此,生產工藝的問題就會得到突破。目前,邁瑞的硬鏡產品直通率已經達到了國際一流廠家的水平。
而從設備應用的角度來說,一般手術室中諸如超聲刀、電刀、激光等能量設備會對硬鏡系統產生干擾。邁瑞醫療作為國內第一家擁有標準電波暗室的醫療設備廠家,其EMC實驗室建設涵蓋了EMC標準化測試建設。基于EMC實驗室成熟的技術,邁瑞醫療在進行產品設計時采用了優化電磁屏蔽的設計,以提升產品競爭力。
04
打破進口壟斷?
推進硬鏡國產化發展
事實上,國內硬鏡制造商并不少,但是沒有一家企業通過技術突破來直接挑戰進口一梯隊產品。在滿足各大醫院的術式需求的情況下,建立專家關系、將產品推廣到醫院中心手術室成了邁瑞醫療在硬鏡國產化進程中的舉措和表率。
不同于其他國產企業,在打破進口產品壟斷的過程中,邁瑞醫療在每個產線鏈都加入了大量投入進行研發。“從最簡單的鏡子到光學卡口、攝像頭,再到數據傳輸、器械,包括其他與之配備的產品來說都是較為復雜的,所以要做好產品的前提就是加大研發投入。”
其次,通過快速迭代產品進行技術更新也是邁瑞醫療面對進口產品壟斷的舉措。據介紹,從2017年開始,邁瑞醫療在硬鏡系統領域從全高清向4K進行技術更新只花了兩年時間,而到了2021年,其硬鏡技術已經更新到4K熒光。由此,快速的產品迭代不僅幫助邁瑞醫療去追趕進口大品牌的發展進程,同時也幫助其積累了新的技術。
“一款產品能走多遠,最終還是取決于產品本身。”這是邁瑞醫療對于整個行業的共鳴,同時也是邁瑞在行業發展進程中做出的表率。
——
當前,在硬鏡細分領域,邁瑞醫療通過硬鏡系統樹立公司在微創外科領域的品牌知名度和營銷渠道,持續加大在該領域的研發投入力度,逐步完善產品組合布局。同時,在90%的國內市場被進口產品壟斷的行業困境下,邁瑞醫療也始終腳踏實地扎根產品本身,以期走的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