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省聯盟帶量“殺價”
10月14日,重慶市醫保局發布重要通知,重慶、海南、云南、廣西、青海、河南、新疆、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八省組成耗材聯盟采購辦公室,代表八省(自治區、直轄市)醫療機構對腔鏡吻合器和靜脈留置針開展帶量采購。
八省聯盟,殺價力度直線飆升!
吻合器之前雖然也有多省進行集采,但在本次八省聯盟集采之前,
腔鏡吻合器僅有湖南一省進行集采。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重慶在收集腔鏡吻合器集采信息中,還表示電動吻合器不在收集之列。不過現在風向要變了,《腔鏡吻合器 征求意見稿》明確表示
手動、電動腔鏡吻合器都納入了集采范圍。
據《腔鏡吻合器 征求意見稿》了解,本次采購分組規則為:
管理類別為Ⅲ類的一次性腔鏡用直線型切割吻合器及組件申報企業列為 A 評審競價組;
管理類別為Ⅱ類的一次性腔鏡用直線型切割吻合器及組件按照符合本次聯盟采購申報要求的企業,根據聯盟地區各醫療機構報送的需求量,分為 B、C 兩組,符合以下條件之一的企業列入 B 組,其他企業列入 C 組。
1.各企業產品在聯盟地區總需求量占比由高到低排序,需求量占比累計達到70%的;
2.企業產品在聯盟地區之一的省(自治區、直轄市)內所有醫療機構報送總需求量排名前5名的;
3.企業產品在聯盟地區之一的省(自治區、直轄市)內所有三級甲等醫療機構報送總需求量排名前5名的。
各分組首年約定采購量按參加本次集中帶量采購的聯盟采購地區每一家醫療機構各產品實際上報年度采購需求量的 70% 累加得出。采購周期原則上為 2 年。
具體擬中選規則及其他具體介紹,
可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查看。
同時,對于非中選產品,《腔鏡吻合器 征求意見稿》也明確表示全部納入聯盟采購地區監控管理,其采購量原則上不得高于上一年度歷史采購量,不得超過中選產品采購數量。若 A 組無產品申報或無產品中選,則屬于 A 組的掛網產品將參照 B、C 組中選產品平均降幅進行限價掛網。
中選得天下,不中選丟市場不說,價格依然要降,從規則來看,本次殺價對于企業來說壓力不小。
最低中標價338元
腔鏡吻合器跌破“地板價”
吻合器主要分為開放吻合器和腔鏡吻合器。此前在渝貴云豫聯盟、江蘇、山西等地集采,吻合器品種均為開放吻合器,其中在吻合器生產大省江蘇省的集采中,兩千多元的直線吻合器降到一百多元,四五千元的痔吻合器降到兩三百元,平均降幅達到83.93%,最高降幅96.29%。
雖然殺價激烈,但開放吻合器在2019年吻合器市場中使用量僅40%左右,業內人士表示,腔鏡吻合器才是目前主流的吻合器。
去年8月份,湖南省作為第一家省級腔鏡吻合器及組件帶量采購省份公布中標結果,中標價直接進入千元時代,最低中標價為338元,最高也僅有747元。
另外,根據動力方式不同,腔鏡吻合器又分為手動腔鏡吻合器和電動腔鏡吻合器。相比手動腔鏡吻合器,電動吻合器優勢明顯,可以通過自動化控制操作實現醫生標準化操作、標準輸出,降低醫生的學習曲線,同時提升微創外科手術的精準度。
但是由于技術壁壘較高,湖南省此前就并未將電動腔鏡吻合器納入集采范圍,重慶市在之前收集腔鏡吻合器價格信息中,也并未將電動腔鏡吻合器納入范圍。因此,電動腔鏡吻合器一度被業內預測將是下一個藍海。
不過本次八省聯盟直接出手,電動腔鏡吻合器同步納入集采,市場也直接由“藍海”變成“紅海”......
據《腔鏡吻合器 征求意見稿》了解,同一申報企業供應清單內的電動吻合器,聯盟采購辦公室可由醫保部門和醫療機構按一定比例組成專家結合歷史數據,參考其手動吻合器代表品擬中選降幅進行談判議價,確定其是否擬中選。
不得不說,這一決定將對大批械企產生巨大影響。
一批知名企業受影響
強生、美敦力、戴維醫療...
據開源證券預測,2024年國內微創外科手術量將達到2600萬臺,腔鏡吻合器在微創外科手術滲透率達到21%,
腔鏡吻合器用量約546萬臺,其中電動腔鏡吻合器2024銷量將突破70萬臺。
但是,根據中國醫療器械行業發展報告(2020)了解,目前整個吻合器市場仍由外資主導,2019年,進口吻合器占據整體市場的 70%左右。
其中,在開放吻合器領域,國產品牌在經過多年的努力已經獲得了50%的市場份額,進口和國產價格趨近。但是,腔鏡吻合器領域,外資品牌市場占比仍超 85%。
不過,近幾年不少國產品牌也開始布局電動腔鏡吻合器領域,比如戴維醫療的電動腔鏡吻合器、英途康的電動吻合器全系列、維爾凱迪電動腔鏡吻合器、風和醫療的一次性全電動腔鏡吻合器、逸思醫療的一次性和可重復使用電動吻合器、億麥思醫療的一次性全電動腔鏡吻合器等。
與進口企業相比,國產起步較晚,在技術上還存在一定差距,但顯然
已經具有了進口替代的基礎。
隨著國產技術水平的進步,集采也成為了所有國產腔鏡吻合器品牌的一把“雙刃劍”,降價是必然,但也有望從中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加速國產替代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