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家嚴重失信企業被通報
??日前,國家醫保局發布《價格招采信用評價“嚴重”和“特別嚴重”失信評定結果(2021年第1期)》。失信名單中共有4家醫藥企業和1家醫療器械企業,評級均為“嚴重”失信,主要涉及行賄和斷供問題。
??其中,醫械經營企業阿克蘇某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因商業賄賂行為被判定“嚴重”失信。據阿克蘇市人民法院判決,
該公司向阿克蘇地區維吾爾醫醫院給予回扣或不正當利益,以使其經營的醫用耗材獲得額外的交易機會、競爭優勢和銷售數量,累計折合人民幣48萬元。失信行為時效標準起始時間為2021年1月25日。
??根據規定,失信等級評定為“嚴重”和“特別嚴重”的企業,除提醒告誡、提示風險外,涉案醫用耗材掛網、投標或配送資格將被限制或中止。省級集采機構定期向社會公開披露上述企業評級結果和相關信息,接受社會監督。
??此次失信評定結果通報,是國家醫保局自醫藥價格和信用評價制度建設開展以來,首次對各省評級為“嚴重”和“特別嚴重”失信的醫藥企業情況進行集中通報。
信用評價制度正逐步發揮實質性效果,規范化的價格招采信用評價圖景已經展開。
嚴格執行信用評級,鼓勵企業主動修復信用
??根據招采信用評價制度相關規定,醫藥企業如在定價、投標、履約、營銷等過程中,存在給予回扣、壟斷控銷、價格違法違規等失信行為的,依托法院判決等確定的失信事實進行信用評級,失信等級評定包括“一般”“中等”“嚴重”“特別嚴重”4級,采取相應處置措施。
??同時,建立醫藥企業信用修復機制,鼓勵企業采取切實措施主動修復信用,消除不良影響,積極維護市場規范。
??企業可針對具體失信行為采取的糾正、彌補措施,主動修復企業信用。不過,醫藥企業有效修復信用的,集中采購機構只調整信用評級結果,保留醫藥企業失信事實記錄。
??此外,有以下行為的企業不接受主動修復信用。
??其中包括,以弄虛作假的方式獲得藥品或醫用耗材掛網、中標資格,已對其他企業掛網、中標結果造成影響的企業;低于成本價競標擾亂集采秩序,或以欺詐、串通投標、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等方式競標擾亂集中采購秩序既遂的企業;無正當理由拒絕履行購銷或配送合同,且未提前1個月告知集中采購機構和采購單位,對臨床診療秩序構成嚴重影響的企業。
??
合法合規是企業生產經營的“硬標準”,越過底線、觸碰紅線,必將受到制裁。失信企業必須立即整改,否則,終將遭到市場的厭棄。把精力用在更有價值的地方,企業才能更快更好地發展,市場也將更具生機和活力。
懲治行業頑疾,凈化價格體系
??過去,醫藥領域給予回扣、壟斷漲價等突出問題長期存在,藥品和醫用耗材價格虛高,導致醫保基金大量流失、群眾不堪重負。扭曲的營商環境和行業生態,削弱了行業的創新動力。市場競爭偏離了正常的軌道,亟需糾正和改善。
??去年8月,國家醫保局印發《關于建立醫藥價格和招采信用評價制度的指導意見》,并配套制定《醫藥價格和招采信用評級的裁量基準(2020版)》《醫藥價格和招采信用評價的操作規范(2020版)》等文件,為招采信用評價制度建設提供具體方案。
??
價格虛高問題凸顯,那么,企業究竟應該如何定價?國家醫療保障局價格招采司有關負責人指出,建立信用評價制度目的是發揮集采市場的引導和規范作用,應該以“公平、合理和誠實信用、質價相符”為定價原則,使藥品和耗材價格合理回歸。
??9月29日,國務院發布《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十四五”全民醫療保障規劃的通知》,明確指出要完善藥品和醫用耗材價格治理機制,全面落實醫藥價格和招采信用評價制度,
靈活運用成本調查、函詢約談、信用評價、信息披露、價格指數、掛網規則等管理工具,遏制藥品和醫用耗材價格虛高,兼顧企業合理利潤,促進醫藥行業高質量發展。
??企業隨意定價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未來,在追求合理利潤的同時,企業勢必要做到公正、誠信,提供質價相符的產品。
醫藥價格和招采信用評價制度,也將不斷推進,常態化、規范化地保障集采市場的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