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醫療行業集采:向左走,還是向右走
日期:2021-09-27
??“集采”已經逐漸成為醫藥產業的核心關鍵詞,無論實體廠家還是投資者,只要聽到“集采”兩字,無不心頭一緊。
??不過,有些細分集采或許相對迫切且合理。但有些并不成熟的細分做集采,卻難免看起來“操之過急”。
??一切從醫療行業的特殊性說起。
??一、醫療行業的特殊性
??1、醫療服務的信息不對稱。病人對接受的醫療服務價值難以了解,只是價格的被動接受者,沒有討價還價的能力。
??2、醫療服務的接受者、決策者與支付者不統一。醫生做決策、病人接受服務、醫保局支付費用,醫生有讓病人接受過度醫療的傾向,病人有多購藥、購好藥的傾向,醫保則有控費及少花錢多辦事的傾向,三者之間存在矛盾。
??3、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之間的矛盾性。從經濟效益看,醫療產業是個發展潛力很大的產業,能夠創造巨大的經濟價值;從社會效益看,醫療產業又要為國民提供醫療保障,不能單純為了賺錢而讓百姓治不起病。這決定了對醫療產業,既要運用市場手段,提高效率;又有運用行政手段,保障公平。
??二、醫療服務面臨問題
??醫院為病人提供的服務,可以劃分為醫生勞動和銷售商品兩大類。商品主要包括藥品、醫用耗材(重點分析“高值醫用耗材”)、醫療設備設施(重點分析“高價值的診斷醫療設備”)等三大類,這些商品都是通過與醫生勞動結合共同為病人提供服務,但是商品的價值與醫生的勞動價值相對獨立性不同:
??(1)藥品獨立性最強,醫生開藥方后,可以從醫院藥店或外部藥店買藥,在為病人的服務過程中藥品消耗掉;
??(2)高值醫用耗材次之,醫藥購買醫用耗材后,需要伴隨著醫生的手術等勞動,共同完成為病人提供服務,在為病人的服務過程中高值醫藥耗材消耗掉;
??(3)高價值的診斷醫療設備最弱,醫生的勞動只是分析設備的檢查結果,在為病人的服務過程中高價值的診斷醫療設備只是磨損,但不會一次性消耗掉。
??從醫院的角度看,通過商品銷售賺差價要比通過醫生勞動賺錢效率更高。多銷售商品、銷售更高價的商品,醫院獲利更大、更快。于是,以藥養醫、過度檢查等問題就產生了。另一方面,由于信息不對稱以及醫院管理體制等原因,藥企(經銷商)通過賄賂醫院工作人員,導致腐敗與競爭不公平問題。綜合起來有以下四大問題:以藥養醫、藥價虛高、商業腐敗、市場低效。
??三、醫療改革的主要措施
??結合醫療產業的特殊性,針對上述四大問題,圍繞醫療產業公益性和經濟性雙重目標,現在醫療改革的主要方向包括:
??一是把醫院的收費項目分開,讓醫院回歸主要通過醫生勞動來賺錢,解決以藥養醫問題;
??二是部分價格采取行政定價,以保障公益性,解決藥價虛高問題;
??三是盡量信息公開透明,消除信息不對稱,減少腐敗,促進藥企公平競爭,解決商業腐敗、市場低效問題;
??四是通過集中采購,降低藥品、高值耗材價格,擴大醫保支付的覆蓋面,讓醫保“少花錢多辦事”,解決藥價虛高問題。
??其中,醫保局主導的集中采購,主要依托于醫保支付(讓廠商回款快)和統一醫院采購行為來“以量還價”。此外,集中采購要發揮作用還需要以下條件:一是供過于求,且供給方要有好多家(以防形成壟斷或寡頭壟斷,人為的造成供不應求);二是產品無差異,如果產品有明顯的差異化,就會形成細分領域的供不應求。因此,集中采購不是萬能的,也不是沒有邊界的。
??(1)對于藥品、高值耗材,由于價值相對獨立,醫保直接買單,因此,實行藥品、高值耗材“零差率”和集中采購,“零差率”意味著醫院沒法通過這類商品的銷售來賺取差價,沒有了多售藥、售高價藥的積極性,通過集中采購一是降低藥品、高值耗材的價格。
??因此,在藥品、高值耗材領域,成熟產品會納入集中采購,具有行政定價的特征;創新產品會實行市場定價。
??(2)對于高價值的診斷醫療設備,病人做檢查項目容易統一定價,因此基本已經完成了行政定價。因此,在高價值醫療設備使用收費領域,采取了行政手段。
??但是,高價值診斷醫療設備的采購領域:一是醫保對檢查項目付費,醫療設備采購則是醫院自己付費;二是醫院的醫療水平不僅取決于醫生,醫療設備也很關鍵,因此醫院需要高端醫療設備來提升醫療水平和市場競爭力;三是對于醫院而言,尤其是高檔醫院,是傾向于購買高端設備的,與“集中采購”的低價購買傾向不同。
??因此,醫療設備采購是不適合集中采購的,應采取市場手段。如果醫療設備采購也納入集中采購,那么就會降低醫院的自主性和積極性,制約醫院醫療水平的提高。
??(3)對醫生的勞動價格,采取行政手段與市場手段相結合的方式。把醫生勞動分為簡單勞動和復雜勞動,前者具有標準化的特點,后者具有創新性的特點,前者主要行政定價,統一明碼標價;后者主要市場定價,體現獨創價值,促進醫術水平提高。從長期看,不排除當前的復雜勞動隨著技術的進步、經驗的推廣而在將來成為簡單勞動,納入行政定價,與藥品領域的“滾動推進”類似。
??從手段上看,醫療產業既要用行政手段,保證醫療的社會公益性,又要發揮市場功能,保證醫療產業的經濟性,促進新藥研發、保證藥品質量和供應。問題的關鍵是如何行政手段和市場手段的邊界,行政手段有利于保障公平,但運用過度會影響效率,市場手段能夠提高效率,但運用過度會影響公平。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