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港交所9月24日披露,上海微創醫療機器人(集團)股份有限公司(Shanghai MicroPort MedBot (Group)Co., Ltd.)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小摩與中金公司為其聯席保薦人。
??醫療器械創新網
??上海微創醫療機器人(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于2015年創立,是一家手術機器人公司,致力于設計、開發及商業化手術機器人,以協助外科醫生完成復雜的外科手術。公司現正開發公司的核心產品圖邁?腔鏡手術機器人(「圖邁」)在泌尿外科手術上的應用,并將尋求將其應用擴展至婦科、胸科及普外科手術。
??公司擁有與圖邁有關的兩項重大專利,即機械臂與傳動機構以及手術器械。公司的三款旗艦產品,即圖邁、蜻蜓眼?三維電子腹腔內窺鏡及鴻鵠?骨科手術機器人,均已被納入國家藥監局的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查程序(或稱「綠色通道」)。圖邁及鴻鵠處于注冊批準階段,而蜻蜓眼已于最近獲得國家藥監局批準。除旗艦產品外,公司亦有六款處于不同發展階段的在研產品。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公司是全球行業中唯一一家擁有覆蓋五大主要和快速增長的手術專科(即腔鏡、骨科、泛血管、經自然腔道及經皮穿刺手術)產品組合的公司。
?
?競爭格局
??迄今為止,手術機器人在中國的市場滲透率非常低,主要應用于腔鏡及骨科手術兩大領域(就后者而言,尤其主要用于關節置換領域)。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中國僅已安裝189臺腔鏡及17臺關節置換手術機器人,且于2020年,中國分別有約0.5%及少于0.1%的腔鏡及關節置換手術為機器人輔助手術。對比而言,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截至同日,美國已安裝3,727臺腔鏡及1,060臺關節置換手術機器人,而于同年進行的手術計滲透率分別為13.3%及7.6%。
??盡管中國的手術機器人產業起步較晚,但預期會快速增長。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到2026年底,中國安裝的腔鏡及關節置換手術機器人的數量將分別為截至2020年底水平的逾10倍和近50倍。隨著安裝基礎增長及機器人輔助手術數量持續增加,手術機器人開發商的收入來源亦將多元化。由于該等因素,預期中國手術機器人市場將由2020年的4億美元增加至2026年的38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為44.3%,而預期全球市場將由2020年的83億美元擴大至2026年的336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為26.2%。
??自公司創立以來,公司專注于手術機器人相關的核心五項底層技術的研發,而該五項底層技術必須互相充分協作方可令手術機器人的硬件及軟件運作得當,分別為:機器人本體設計、控制算法、電氣工程、影像導航及精準成像。公司認為,此等專注是公司產品開發實力的根本所在。
??作為專職發展手術機器人的專家,公司同時擁有強大的產品產業化運營能力,覆蓋由研發、臨床試驗及注冊以至供應鏈管理及營銷的全鏈條手術機器人的產業運營能力。通過內部開發及國際合作,公司已建立由一款已獲批準產品及八款處于不同開發階段的候選產品所組成的產品組合,包括兩款處于國家藥監局注冊申請階段的候選產品及六款處于臨床前研究的候選產品。
??
財務概況
??截至2019年及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以及截至2020年及2021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公司分別錄得虧損凈額人民幣6980.1萬元、約人民幣2.09億元、人民幣4896.6萬元、人民幣2.43億元,主要是由于公司的研發成本及行政開支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