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省醫保局發布《2021年度安徽省高值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要求進一步理順高值醫用耗材價格體系,堅持帶量采購、招采合一,量價掛鉤、以量換價。
采購數量:總需求的80%??
在采購數量方面,本次采購數量為意向采購量由各醫療機構按采購品種類別報送采購總需求的80%累加得出。
意向采購量將落實到每家醫療機構、每個產品。醫療機構根據中選價格與中選企業簽訂帶量購銷協議,確保采購周期內完成協議用量。剩余用量,醫療機構可在優先使用中選產品的基礎上,按照我省醫用耗材管理有關規定,適量采購其他價格適宜的產品。
醫療機構應根據臨床需求,簡化采購程序,優先采購使用中選產品。對不按規定采購、使用中選產品的醫療機構,在醫保總額指標、醫保定點資格、醫療機構績效考核、醫療機構負責人目標責任考核中予以懲戒。
次月底前必須回款,全額納入醫保支付范圍?
省藥采平臺將對中選產品設立單獨采購交易模塊,并進行標注標識。醫療機構對中選產品必須在省藥采平臺上公開交易、陽光采購,按照集中帶量采購中選價格實行“零差率”銷售,不得進行“二次議價”。
在回款問題上,《方案》要求醫療機構作為貨款結算第一責任人,應按合同規定與企業及時結算,結清時間不得超過交貨驗收合格后次月底。各統籌地區醫保經辦機構在醫保基金總額預算管理的基礎上,按不低于年度約定采購金額的30%預付給醫療機構,作為醫療機構向企業支付貨款的周轉金,專款專用。
《方案》顯示,集中帶量采購中選產品以中選價為支付標準,全額納入醫保支付范圍,醫保基金按規定比例支付。結合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完善醫保部門和醫療機構間的激勵約束和風險分擔機制。對因規范使用中選產品減少醫保基金支出的醫療機構,不調減當年度醫保總額預算。
價格會跌破多少?已有前車之“鑒”?
人工晶體
在人工晶體方面,2020年2月22日,廣東省藥品交易中心發布了一則關于開展《人工晶狀體類醫用耗材聯盟地區集團帶量采購文件》的通知,聯合江西、河南省聯盟地區的各類醫療機構開展人工晶狀體類醫用耗材聯盟帶量采購。
骨科植入-脊柱
隨著脊柱產品進口替代的不斷發展,脊柱市場未來發展空間大,脊柱類高值耗材也在逐漸被納入集采。
3月12日,一份《關于開展部分高值醫用耗材醫院采購數據填報的通知》的紅頭文件顯示,人工關節類、脊柱類、創傷類高值醫用耗材開始數據填報。
3月24日,根據瀟湘晨報消息,黃岡市醫療保障局根據國家醫保局要求,組織了全市公立醫療機構進行了骨科耗材的數據采集工作,標志著第二批高值骨科耗材集采正式拉開帷幕,此次集采產品包括人工關節類、脊柱類、創傷類骨科高值醫用耗材。
2019年7月,安徽通過帶量采購談判議價,骨科(脊柱)類、人工晶體類產品總體平均降價分別為53.4%和20.5%。
冠脈擴張球囊
據賽柏藍器械梳理,目前已有21省(市或區)對冠脈擴張球囊進行帶量采購,具體包括四川、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西藏、甘肅、廣東、江西、河南、廣西、寧夏、青海、陜西、貴州、重慶、海南、湖北、江蘇、山東。
擴張球囊中選品種廣東省歷史平均價3413.45元/個,平均降幅92.23%,最高降幅96.34%(124.9元),最低降幅82.69%(590.9元)。藥物球囊中選品種廣東省歷史平均價23748.09元/個,平均降幅44.45%,最高降幅52.84%,最低降幅32.29%。
血液透析器
2020年初,山西各市醫保部門從一次性使用醫用耗材入手,分別選擇靜脈留置針、血液透析器、一次性輸液器等醫用耗材,開展了集中帶量采購談判議價試點工作。最終全省11個市首批低值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平均降幅超過55%,預計一年可節約相關耗材費用上億元。
根據新華社消息,第二批高值醫用耗材國家集采已在醞釀。
?一份《關于開展高值醫用耗材第二批集中采購數據快速采集與價格監測的通知》的紅頭文件顯示,清單主要包括人工髖關節、人工膝關節、除顫器、封堵器、骨科材料、吻合器六大類,涉及產品信息1萬余條,具體到規格型號約32萬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