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31日,微創?醫療科學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微創?”)聯袂其旗下微創(上海)醫療機器人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微創?醫療機器人”)完成總額30億元人民幣對外融資協議的正式簽署,其中包括對后者15億元人民幣的直接增資以及微創?15億元人民幣股權轉讓款,引入了包括高瓴資本、CPE、貝霖資本、遠翼投資、易方達資本在內的多家知名戰略投資者。本輪融資完成后,微創?醫療機器人仍為微創?控股子公司。
一、覆蓋五大“黃金賽道”!
微創?醫療機器人成立于2014年,致力于面向微創傷手術的前沿發展需求,提供能夠挽救患者生命或改善其生活質量的一體化智能手術解決方案。經過多年研發創新與產業積累,已發展成為掌握手術機器人全鏈條底層技術的集團化運營公司,具備光、機、電、控、軟、算、影像等多學科集成及平臺化拓展能力,業務覆蓋腔鏡、骨科、血管介入、自然腔道、經皮穿刺五大“黃金賽道”。公司3款旗艦產品蜻蜓眼?DFVision?三維電子腹腔鏡、圖邁?Toumai?腔鏡手術機器人、鴻鵠?Skywalker?關節置換手術機器人均已進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創新醫療器械“綠色通道”。公司擁有一支具備豐富機器人研發、醫療器械產業化經驗的國際化優秀人才團隊,擁有國內外專利250余項,構建了手術機器人領域完整的自主知識產權體系,是上海市高新技術培育企業、上海市微創手術機器人工程中心承建單位、上海市專利工作試點企業。
二、腹腔鏡手術機器人
蜻蜓眼?DFVision?三維電子腹腔鏡自主研發的高分辨率成像物鏡和電子鏡結構方案摒棄了傳統腹腔鏡龐大的光學機構,不僅精準呈現人體器官的解剖層次以滿足術者對組織細節精確辨認的需求,同時也顯著優化了術者操作體驗。2019年10月21日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完成了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
圖邁?Toumai?腔鏡手術機器人是一款自主研發的腔鏡手術機器人產品,于2019年11月1日在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完成了首例前列腺癌根治“金標準”手術,其腕式手術器械高度靈活,3D腔鏡系統提供立體真實的手術視野,直覺式主從遙操作靈敏易上手,從而簡化手術操作,縮短手術時間,具有顯著臨床優勢,是首個完成高難度泌尿外科手術的國產腔鏡手術機器人。
三、關節置換手術機器人
鴻鵠?Skywalker?關節置換手術機器人擁有完整底層核心技術,通過骨質的精確切除、假體的精準植入、人為誤差的校準和消除以及標準化的術后效果,為長久以來困擾臨床的問題提供了解決之道,2020年6月30日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完成首例人體臨床試驗。該產品已啟動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的注冊審批申請,為開拓美國市場奠定條件。
四、支氣管手術機器人
在今年疫情期間,微創?醫療機器人公司快速響應臨床需求,自主研發的用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以下簡稱“新冠”)診療的支氣管手術機器人在上海交通大學附屬胸科醫院完成了首例機器人輔助支氣管鏡肺泡灌洗術。通過機器人進行新冠診療手術遠端遙控操作,實現醫護人員與手術感染環境物理隔絕,不僅可以降低診療過程中的醫護人員感染風險,而且有助于提高新冠肺炎的診斷率和治愈率。
五、血管介入手術機器人
微創?醫療機器人公司還在世界范圍內積極開展戰略合作,構建深度融合的技術研發與產業聯合的國際化創新平臺。2020年4月,與法國血管介入手術機器人Robocath公司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并成立在華合資公司,在中國生產及裝配機器人系統并研發下一代機器人系統及相關人工智能技術,加速將血管介入手術機器人產品推向中國市場。
六、經皮穿刺手術機器人
2020年5月,與新加坡NDR Medical Technology(以下簡稱“NDR”)?公司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并成立在華合資公司,負責“NDR”產品在大中華地區的經銷、制造和聯合研發。“NDR”研發的經皮穿刺手術機器人可應用于經皮穿刺肺活檢術和經皮腎鏡取石術,此次合作將進一步加速公司在經皮穿刺手術機器人領域的布局。
結語
隨著全球手術機器人產業不斷成熟,手術機器人市場呈現快速增長態勢。目前,腔鏡手術機器人商業化最為成熟,單類產品營收占手術機器人整體產業的87%以上,全球累計裝機超5,600臺,年手術例數超100萬。關節置換手術機器人已成為下一個大規模商業化的手術機器人產品,全球裝機量已突破1000臺。血管介入、自然腔道、經皮穿刺等領域的手術機器人市場也在快速培育中。據Global Market Insight數據,手術機器人全球市場從2018 年至2024年將以24.4%的復合年增長率增長,2024 年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1,300億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