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球經濟市場被“新冠”病毒合圍,全球金融市場出現大幅波動、全球貿易增長明顯放慢、供應鏈市場持續受到“高度中斷”危機,在此大環境之下,全球多個國家因疫情致貧,返困的人口急劇上升。
最直觀的影響就是第三產業在受到新冠最強沖擊時“全面暴斃”,我們醫療行業也在短期內遭受到沖擊,疫情之下幾乎所有的公司都出現了現金鏈斷流(除生產新冠防控物資企業外),尤其是IVD私營企業、微小企業等受損程度更大。
近日,國新辦就《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有關情況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目前,《條例》已正式對外公布,自今年9月1日起施行。
提示:目前我國公立醫院或取消事業單位編制,但仍屬于事業單位性質。
《條例》對機關、事業單位和大型企業與中小企業的合同訂立、資金保障、支付方式等作出規定,規范付款期限、決算審計等為由拒絕或遲延支付,并建立支付信息披露制度,要求機關、事業單位、大型企業在規定時間內將逾期未支付中小企業款項的合同數量、金額等信息向社會公開或公示,設定了違約拖欠投訴處理、失信懲戒、處分追責等條款。
對拖欠中小企業款項典型案例要公開曝光,國務院辦公廳及有關部門要加強督查,確保法規執行到位。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19年9月,國務院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了一則的《及時支付中小企業款項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辦法》)。
其實去年9月發布的《辦法》與剛剛發布的《條例》講的是同一件事情,不過當時市場普遍認為工業信息化發布的《辦法》效力不夠,不能夠很好的約束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和大企業的支付行為,很可能就是基于這一考量,國務院將《辦法》上升為《條例》。
助力IVD中小企業紓困!國務院打出醫院回款“重拳”!
作為經濟的“毛細血管”,中小企業提供全國近一半的就業崗位,對國民經濟發展占有重要比重,根據《經濟日報》數據來看:
中小企其數量占全國企業總數的99%
創造的最終產品和服務價值相當于國內生產總值的60%左右;
創造了全國50%以上的稅收;
創造了75%以上的技術創新和80%以上的新產品。
面對疫情,中小企業由于自身規模小、實力弱、抗風險能力低,遭遇到嚴峻挑戰,尤其是因大批醫療機構疫情期間停止就診,IVD各種試劑與設備使用擱置,只是營業收入銳減,受到的沖擊最大,有些企業甚至面臨倒閉破產的困境。
工業和信息化部產業政策與法規司司長許科敏表示:在交易中,中小企業常常處于弱勢地位,即便賬款被拖欠,絕大多數的中小企業出于維系合作關系的考慮,不愿意采取訴訟或者仲裁等手段來解決拖欠問題,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2020年7月14日,likeqiang簽署國務院令,公布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
《條例》對付款期限作出明確規定,機關、事業單位從中小企業采購貨物、工程、服務,應當自貨物、工程、服務交付之日起30日內支付款項,合同另有約定的,付款期限最長不得超過60日。
顯而易見,這個付款期限非常明確,可操作空間較小,正常30日以內付款,付款期限最長不超過90日,為中小IVD企業的薄弱的現金流紓困。
《辦法》主要內容:
《條例》適用范圍是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和大型企業采購貨物、工程、服務支付中小企業款項的機構,也就是說《辦法》約束的是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和大型企業支付中小微企業款項的行為
《條例》負責部門:國務院負責宏觀指導、綜合協調、監督檢查,具體的管理與實施由管理大型企業的上級部門——財政部、國資委、市場監督管理局、各地人民政府負責
《條例》關于票據支付問題:規定: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和大型企業使用遠期票據向中小企業付款的,應當在合同中作出明確、合理約定,不得損害中小企業合法權益。
合同未約定的,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和大型企業使用遠期票據付款應當征得中小企業的同意,并應當支付適當的貼現利息。
《條例》的懲戒機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國家有關部門應當將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和大型企業失信信息納入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依法對其實施聯合懲戒:
(一)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和大型企業因不履行對中小企業付款義務被人民法院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的
(二)大型企業被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認定為濫用市場優勢地位惡意遲延支付中小企業款項的。大型企業濫用市場優勢地位強迫中小企業接受不合理的付款期限或者遲延支付中小企業款項的,由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責令改正,并處1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款。
通過上述重點信息,小編發現《條例》與《辦法》的最大區別在于增加了建立支付信息披露制度,要求機關、事業單位、大型企業在規定時間內將逾期未支付中小企業款項的合同數量、金額等信息向社會公開或公示。其他方面內容無大的差異。
二者紛紛指向維護中小IVD企業利益需求方面。在以往與醫院的交易活動中,我們IVD中小企業常常處于弱勢地位,即便賬款被拖欠,絕大多數中小企業出于維系合作關系的考慮,不愿意采取訴訟或者仲裁等手段來解決拖欠問題,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當下,《條例》出臺能夠更好地促進中小企業及時收回賬款,更有利于盤活中小企業的流動資金,降低中小企業的經營成本。
自救!中小IVD企業如何進行應收賬款管理和回款工作?
體外診斷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各企業都面臨"銷售難、收款更難"的雙重困境。一方面,為爭取客戶訂單,企業需要越來越多地賒銷;另一方面,客戶拖欠賬款,占壓企業大量流動資金,使企業面臨巨大的商業風險。特別是現在,客戶拖欠貨款者越來越多,應收賬款回收的難度也越來越大。因此企業必須加強應收賬款的管理。下面小編介紹一下企業如何進行應收賬款管理。
一、建立IVD企業合同管理制度,嚴格合同的簽定、履行:
合同是企業催收應收賬款的有利且有效的法律依據,企業應建立有效的合同管理制度。在與客戶簽訂銷售合同時,應有企業法務人員審定合同內容。大道的同時銷售人員要嚴格按合同約定履行,客戶如有違約行為時立即中止履約,準備應對措施。企業財務人員要嚴格按照雙方合同付款條款的規定,及時向客戶提示付款,并進行跟蹤催收。
銷售員與財務密切配合,制訂一套規范的、定期的對賬制度,每隔三個月或半年就必須同經銷商核對一次賬目,避免雙方財務上的差距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而造成呆、死賬現象,同時對賬之后要形成具有法律效應的文書,而不是口頭承諾。對于相關貿易單證:包括合同、發票、提單、報關單、商品質檢證書等,案情說明、相關的買賣雙方往來函電、擔保文件、仲裁/訴訟判決等材料由專人歸檔管理,以備后用。
二、建立定期的財務對賬制度和應收賬款檔案管理制度。
銷售員與財務密切配合,制訂一套規范的、定期的對賬制度,每隔三個月或半年就必須同經銷商、終端醫院核對一次賬目,避免雙方財務上的差距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這時考驗的就是IVD企業的話語權了),而造成呆、死賬現象,同時對賬之后要形成具有法律效應的文書,而不是口頭承諾。
對于相關貿易單證:包括合同、發票、提單、報關單、商品質檢證書等,案情說明、相關的買賣雙方往來函電、擔保文件、仲裁/訴訟判決等材料由專人歸檔管理,以備后用。
三、制定合理的激勵政策及銷售回款責任制。
IVD企業在制定營銷政策時,要將產品銷售和資金回籠結合起來,加強銷售人員的回款意識,把銷售回款率作為考核銷售人員的一項重要指標,并與其工資、獎金、旅差費掛鉤,制訂合理的應收賬款獎罰條例,使應收賬款處在合理、安全的范圍之內。
四、建立客戶的信用評定、審核制度。
IVD企業要建立信用評定、審核制度,對不同的經銷商、終端醫院給予不同的信用額度和期限(一般為半年),要加強對終端客戶資信程度的調查和分析評估。
五、建立和健全往來賬戶結算登記、核查、清理制度。
要及時登記每筆往來款項,準確反映應收、應付賬款的形成、回收、支付及增減變化情況,并按月對往來款項進行核對與清理。要制定嚴格的管理辦法,對超過信用期的應收、應付賬款要逐筆查實原因,分清責任,責成有關人員提出明確的處理意見,制定具體催收、支付計劃,責任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