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一季度業績預告的披露,正在陸續揭開疫情下A股上市公司的“生存現狀”,備受市場關注。
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4月8日,已有294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0年一季度業績預告。其中,業績預增、扭虧的上市公司合計106家,占比為36%,預減的上市公司合計61家,虧損企業合計66家(其中48家為首次虧損),續盈和業績不確定的上市公司分別為13、2家。
一季度業績首次虧損的上市公司家數達到48家,位列第2,這在A股歷年的業績預告中是非常罕見的,而大部分首虧的上市公司在業績預告中提到“受疫情影響”,基本上是疫情導致中下游復工延遲、關門歇業、原材料緊缺、訂單減少......
眾所周知,防控疫情最嚴峻的2月份,全國人民幾乎全部“禁足”。然而在此背景下,口罩、手游、云辦公等細分行業逆勢崛起,這些領域的上市公司的2020年一季度業績亦集體“爆表”。已有一批醫療醫藥股預告業績迎來了大幅增長。
疫情之下,誰在逆勢賺大錢?
7月7日,陽普醫療發布業績預告,公司預計2020年1-6月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13億至1.18億,同比變動590.00%至620.00%,醫療器械服務行業平均凈利潤增長率為-0.72%。
公司基于以下原因作出上述預測:1、報告期,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嚴重影響下,公司上下同心,積極采取各項有效措施保證生產,樣本保存液、口罩、拭子、全自動生物安全脫蓋機等疫情相關產品的銷售金額比上年同期預計增加約2億元;同時,受疫情影響,醫院門診就診人數下降,公司真空采血系統銷售收入比上期同期預計減少0.46億元。合并報表營業收入預計約為4.0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42億元,增長54.79%。?
7月7日晚,振德醫療(603301,SH)也發布了今年上半年業績預告。公告稱,受益于口罩、防護服等銷售大幅增加,公司2020年上半年度預計實現營業收入37.38億元到39.3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29.76億元到31.76億元,增幅達390%-417%;預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與上年同期0.6億元相比,將增加9.25億元-9.55億元,增幅達1542%-1592%。
振德公司在公告中稱,業績大增主要是受疫情影響,防疫防護類用品銷售大幅增加所致。此前,擁有“口罩”概念的振德醫療已經創下股價新高。
公司披露,2020年上半年防疫類防護用品實現銷售26億元到27.20億元,同比增長25.66億元到26.86億元。這意味著,振德醫療防疫類防護用品的銷售收入占到了公司總營收的近7成。
可見,疫情給醫療行業帶來的不僅是壓力,也提供了更多政策改進空間和行業創新機遇。在應對疫情的時候,業內參與者不能僅僅追求“平安過關”,更要放遠視野,結合自身實際,從政策中研判趨勢,將疫情的“危”變為自身發展的“機”。
疫情之下還有誰是贏家?
除了口罩等防疫用品,用于新冠肺炎臨床治療的藥品生產商,也成為疫情之下最大的贏家。
3月31日,連花清瘟的生產商—以嶺藥業(002603)披露業績預告,2020一季度實現凈利潤約4.3億元-4.6億元,同比增長50%-60%。
據悉,連花清瘟已被列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同時鐘南山團隊表示,連花清瘟有抑制新冠病毒細胞復制的作用,全國20省市診療方案將連花清瘟作為新冠疫情臨床推薦用藥。
在此背景下,全國需求激增,2020年一季度,以嶺藥業的連花清瘟產品銷量激增,成為其業績大增的關鍵因素。其股價亦迭創新高,2020年以來漲幅已逼近100%。
與此同時,沃華醫藥(002107)的產品亦成為國家疫情推薦藥品。其中,抗病毒口服液、炎熱清顆粒等藥品成為一季度最大的營收增長點,直接助力公司凈利潤激增170%-230%。
總結:?
在疫情面前,無論是行業龍頭還是巨型企業,越是強大的品牌迸發出來越強的韌性。這種韌性是根植于一個品牌的價值觀和文化里的。而在特殊時期,全體員工所表現出來的抗疫奮斗精神,企業所承受的壓力以及所做出的創新突破,都構成了一個品牌成長的一部分,反過來讓品牌強者恒強。
一個經歷過起伏的品牌,能承受多大的起伏,未來也才能撐得起多大的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