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近日,國家衛健委官網發布《加快推進國家醫學中心和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設置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這是繼2019年9月首批4個共建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簽約省份后,國家衛健委的又一重大動作,加快了這一項目的落地速度。
一、國家醫學中心的建設已進入倒計時
《通知》指出,為提升整體和區域醫療服務能力,減少患者跨區域就醫,助力分級診療制度建設,國家衛健委2017年啟動國家醫學中心和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規劃設置工作。現國家衛健委已完成了心血管、癌癥、老年、兒童、創傷、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等類別的國家醫療中心設置工作。名單如下:國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心血管病醫院)、國家癌癥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國家老年醫學中心(北京醫院)、國家兒童醫學中心(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國家創傷醫學中心(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國家重大公共衛生事件醫學中心(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
2019年9月,包括遼寧、浙江、山東、廣東4個省份的首批共建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簽約儀式在京舉行。其中,廣東省屬中南區域,該區域包括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海南6省。
根據《“十三五”國家醫學中心及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設置規劃》規定,2019-2020年,國家衛生健康委將完成呼吸等8個類別的國家醫學中心和12個類別的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設置。
-
每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將設置建設1個綜合類別的國家區域醫療中心,
-
原則上,華北、東北、華東、中南、西南、西北6個區域分別設置專科類別的國家區域醫療中心,
-
每個區域按照腫瘤、心血管、婦產、兒童、傳染病、口腔、精神等專科設置相關專科類別的國家區域醫療中心。
廣東共建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設想,圖片來自健康廣東
二、各省年底前要完成共建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簽約
目前國家衛健委已完成建設6個類別的國家醫學中心以及4個類別的國家區域醫療中心。這意味著,需要在今年推進建設再上加把力。為此,國家衛健委在《通知》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1、給編制、給人、給錢,加大對國家醫學中心支持力度
各相關省衛生健康委要積極協調相關部門對各國家醫學中心予以支持,加大在基礎建設、設備配備等方面的投入,推進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在人員編制、招人用人、薪酬分配等方面給予更大自主權,探索符合國家醫學中心功能定位的補償機制,實行適應國家醫學中心發展規律的醫保政策,鼓勵創新藥物和技術使用,支持開展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多措并舉促進國家醫學中心發揮輻射引領作用。
2、首批簽約省份落實醫學中心政策,未簽約省份加快簽約
2019年8月,我委印發了《委省共建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試點工作方案》,各地積極制定建設方案。遼寧省、浙江省、山東省、廣東省已簽訂委省共建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合作協議,請按照共建協議安排,整合省域內優質醫療資源,優勢互補、錯位發展,切實落實各項支持政策和舉措,推動各相關醫院早日達到設置標準要求。
其余未簽訂共建協議的試點省份要結合實際,調配好本省份優質醫療資源,盡快形成共建方案,力爭2020年底全部簽訂協議。
3、加快申報國家醫學中心不同類別專科工作
我委印發了心血管、癌癥、兒童、創傷、呼吸、神經、口腔、精神等專科類別的國家級中心設置標準,請各省級衛生健康委按照《國家醫學中心和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設置實施方案》具體要求,遴選管理水平高、基礎設施好、醫療技術先進、服務能力強的醫院組織開展自評估,按照設置實施方案和管理程序要求,盡快將符合設置標準的醫院評估報告和建設方案報送我委,穩妥、有序做好遴選和申報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