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疫情之下讓醫藥行業在Q1迎來小高潮!
一方面是疫情導致疫苗、注射劑等冷鏈相關醫藥需求增強;
另一方面群眾大量囤積藥物以備不時之需,使得Q1各藥物營收暴漲!
但仿制藥帶來的沖擊比想像中來得更兇猛、異常,上演疫情下的“冰火兩重天”。
不出意外,跨國藥企Top3榜單Q1更替,羅氏第一、諾華第二、輝瑞第三,但這這僅僅是2020年王座競爭的開端!
輝瑞?集團全球營收120.28億美元,同比-8%。
*消費者健康業務下滑1%
2019年Q1輝瑞排除消費者健康業務營收122.60億美元,2020年Q1依舊同比下滑-2%。
創新藥物:營收100.07億美元,同比+11%。
成熟藥物(普強):營收20.22億美元,同比-37%,Lipitor、Norvasc、Lyrica、萬艾可市場均受到不同程度重創。
輝瑞計劃加快邁藍和普強合并,完成戰略調整,但交易延期至2020年下半年。
但對于掌舵人Albert Bourla的戰略規劃,輝瑞董事會還是給予充分肯定,其薪酬達1790萬美元,比他在上一家公司的年度總薪酬增長82%。
諾華?集團全球營收122.83億美元,同比+11%。其中:
創新藥物部(Innovative Medicines):營收97.55億美元,同比+11%。
山德士(Sandoz,仿制藥業務):營收25.28億美元,同比+9%,增長主要受COVID-19相關藥物的長期采購影響。
憑借諾華的營收增長,其首席執行官Vas Narasimhan年薪斬獲1062萬瑞士法郎(約合1137萬美元),同比+14.8%,并且諾華計劃在2020年將其薪酬計劃提高59%。
值得注意的是:4月22日,羅氏發布2020年第一季度財報,制藥:營收122.62億瑞郎(126.54億美元),同比+3%。
整體營收
2020年Q1,輝瑞營收120.28億美元,同比-8%;(不包括消費者健康業務,同比-1%);凈利潤34.01億美元,同比-12%。
▲輝瑞 2020年Q1數據總覽
業務營收分析
▲輝瑞最新業務框架
▲輝瑞2020年Q1各業務營收
創新藥物:營收100.07億美元,同比+11%。
抗凝藥物Eliquis營收13億美元,同比+29%,主要受非瓣膜性藥物、心房纖顫以及口服抗凝劑市場份額增加影響;
乳腺癌新藥Ibrance營收12.48億美元,全同比+10%,該藥在美國推出后乳腺癌適應癥后,市場發展迅猛,歐洲及日本新興市場增長37%;
口服JAK抑制劑Xeljans4.51億美元,同比+7%,美國市場業務主要是由于類風濕性關節炎適應癥帶來的銷售增長。
*總體增長被部分營業收入降低抵消,包括由于專利到期的創新藥與仿制藥的競爭壓力、美國定價挑戰等。
成熟藥物(普強):營收20.22億美元,同比-37%。
2019年7月開始,仿制藥競爭導致Lyrica在美國的銷量大幅下降;
中國市場下滑41%,主要由于Lipitor和Norvasc銷售下滑帶來的影響;
其他市場,主要由于萬艾可2017年底專利到期后,仿制藥帶來的持續沖擊。
區域營收
▲輝瑞區域營收數據
輝瑞在美國本土市場和國際市場的營收相對均衡。其中,新興市場中國是核心組成部分,不過2020年Q1受普強的下滑、消費者健康不算入財報,輝瑞美國市場與國際市場下滑明顯。
美國市場:美國市場是輝瑞第一大市場,貢獻了47%(56.51億美元)的營收,同比-8%。
國際市場:貢獻53%(63.77億美元)的營收,同比-6%,。
研發投入
▲輝瑞2020年Q1研發投入
2020年Q1,輝瑞在研發上投入17.24億美元,同比+1%。不過作為全球大藥廠的輝瑞,面對其明星產品樂瑞卡專利即將到期,也不免感慨,普強業務也是連年下滑。
*創新藥樂瑞卡在美國的專利將于2019年6月30日到期,輝瑞這款迄今營收過300億美元的王牌產品也漸漸淡出舞臺。
最新動態
臨床受阻:
3月26日報道,為了應對COVID-19大流行輝瑞已經暫停多項正在進行和新的臨床試驗注冊,推遲多個在全球范圍內進行臨床試驗的患者招募和入組工作。
不過,輝瑞表示,這一決定不會影響已經完成招募的研究;臨床試驗推遲不會影響在中國、日本和韓國繼續開展患者招募工作。
針對危及生命或患者幾乎沒有其他治療選擇的試驗,包括部分腫瘤學研究、DMD基因治療計劃等,輝瑞將其定義為高優先級的臨床工作,招募將繼續進行。
輝瑞計劃2020年在研發上投入85億美元,COVID-19正在影響輝瑞研發整體運營。
兩項交易延期:
3月30日,輝瑞發表聲明,由于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包括監管審查流程相關的延誤,擬議的邁藍和普強合并交易延期至2020年下半年結束。
另外,去年輝瑞宣布斥資110億美元收購Array BioPharma公司,以獲得兩種小分子抗癌藥物,這兩款藥物目前共有30多個針對不同類型癌癥的臨床試驗正在開展中。該交易原定今年7月30日完成,如今暫定推遲到今年下半年
輝瑞CEO?Albert Bourla表示,“盡管受到疫情影響,公司業績下滑。但在2022年之前,大約有25-30個產品獲批,其中15個有望成為重磅產品。輝瑞新的架構,在過渡到2020年以后,預計將會得到更高、更持久的營收增長。”
整體營收
2020Q1,諾華營收122.83億美元,同比+11%;凈利潤21.73億美元,同比+22%。
營收增長主要由
心衰藥物Entresto?5.69億美元(+62%?)、?脊髓肌肉萎縮癥藥物Zolgensma?1.7億美元、類風濕關節炎治療藥物Cosentyx?9.3億美元(+19% )、乳腺癌藥物Kisqali?1.61億美元(+82%?)和乳腺癌新藥 Piqray?7400萬美元等驅動;
新冠疫情之下,與COVID-19相關藥物的囤積采購,帶來了至少4億美元的額外收入,使得銷售業績增長約為9%?。
▲諾華 2020年Q1整體營收數據
業務營收分析
▲諾華2020年Q1 各業務部門營收
▲諾華 2020年Q1銷售Top20的創新藥物
創新藥物部(Innovative Medicines):營收97.55億美元,同比+11%。其中制藥業務+14%,主要是由Cosentyx(+18%)、Entresto(+59%)、Zolgensma增長驅動;腫瘤學業務同比+12%,主要是由免疫藥物Promacta/Revolade(+33%)、Kisqali(+82%)驅動。
美國:營收35億美元,同比+18%,強勁增長由Cosentyx,Entresto 、過敏性哮喘藥物Xolair、Zolgensma推動的;
歐洲:營收34億美元,同比+9%,得益于Entresto、Jakavi、Tafinlar + Mekinist、Kisqali和Ilaris;
日本:營收6億美元,同比+10%;
新興市場:營收23億美元,同比增長+8%。其中中國市場增長兩位數,主要由Entresto、Cosentyx推動。
山德士(Sandoz,仿制藥業務):營收25.28億美元,同比+9%,增長主要受COVID-19相關藥物的長期采購影響。美國以外市場,凈銷售額+17%,受歐洲推動,生物制藥全球銷售4.5億歐元,同比+31%。
美國:營收5.7億美元,同比-3%?;
歐洲:營收14億美元,同比+15%,主要受生物仿制藥和零售增長推動;
亞洲/非洲/大洋洲:營收3.34億美元,同比+5%;
加拿大/拉丁美洲:營收1.96億美元,同比+11%。
研發投入
諾華在2020Q1,將20.60億美元的資金投入到研發中,同比-10%。從去年的超200個臨床項目,精簡到166個臨床項目。
▲諾華近幾年年的申請規劃
另外,諾華宣布將中國作為前三大市場之一,其上海研發中心運營重點轉向擴大早期臨床開發以及后期臨床試驗的規模和領域上。
最新動態
新藥及適應癥獲批:
2月17日,諾華宣布歐盟委員會已批準將Beovu(Brolucizumab)注射劑用于治療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
針對新冠病毒,4月20日,諾華表示已經與美國藥物監管機構達成協議,對約440名已經住院的美國確診患者,進行常用抗瘧疾藥物羥氯喹的隨機臨床試驗,以驗證其對新冠肺炎是否有效。
今日,諾華Cosentyx(可善挺、司庫奇尤單抗)獲得中國藥監局批準用于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的患者。
全球區:
3月22日,諾華計劃停止英國Grimsby地區的業務,這是諾華三個主要制造工廠之一。
諾華表示,除非可以找到買家,否則約會有400名工人失業,并給地方經濟帶來至少2300萬英鎊的打擊。諾華計劃從4月起,隨著關閉Grimsby工廠而開始裁員,并于2020年底結束其余業務。
另外,為了解決諾華山德士連年下滑的現狀(2019年下滑1%,產品單在美國市場的降價就造成了約6%的業績損失),諾華打算將山德士部分業務賣給印度藥企Aurobindo。
不過在4月2日,諾華變賣山德士受阻,戰略調整“胎死腹中”。
諾華宣布,旗下山德士美國仿制口服固體和皮膚病業務出售給Aurobindo Pharma USA Inc.的合作協議終止。原因是,該決定未在預期的時間計劃內獲得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批準。
中國區:
3月25日,諾華制藥中國宣布成立基礎疾病事業部,劍指慢病領域,代謝和移植事業部負責人王嘉被任命為新事業部的負責人,自 4 月 1 日起生效。
新的事業部由代謝和移植事業部的代謝團隊與高血壓和高血脂事業部整合而成;
整合之后,代謝和移植事業部的移植團隊成為獨立的移植事業部,專注于移植領域業務拓展及后續新產品上市,由目前的高血壓及高血脂事業部負責人王峰負責;
而高血壓及高血脂事業部其中的縣級團隊則轉入心血管事業部,社區團隊轉入商務及新興市場業務部。
這一全新的事業部將整合諾華降血壓產品倍博特、代文、復代文,降血脂產品來適可,降血糖產品佳維樂、宜合瑞,未來在中國區諾華劍指慢病領域。
諾華集團首席執行官萬思瀚(Vas Narasimhan)表示,“+11%的爆發增長,讓諾華在2020迎來了一個強勁的開局。目前,諾華全球已雇傭了1500名數據科學家,有15個正在進行或將要進行的項目。在中國區,諾華預計未來5年將在中國提交50個新藥申請。”
新冠疫情還在全球蔓延,北京時間4月28日6時30分左右,全球累計確診新冠肺炎病例3034801例,累計死亡210511例。
可以說,在疫情、政策和經濟的多重壓力之下,大型藥企在2020年Q1的日子并沒有外界想象中那么難過,但對Q2的影響可能遠比想象中的還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