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穿山甲、水貂...都需注意
穿山甲為新型冠狀病毒的潛在中間宿主
2月7日,華南農業大學針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研究攻關情況舉行了新聞發布會。
會上,華南農業大學、嶺南現代農業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教授沈永義、肖立華等科研人員,通過聯合攻關,在新型冠狀病毒潛在中間宿主的溯源上取得突破。
他們的最新研究表明,穿山甲為新型冠狀病毒的潛在中間宿主。
相似度高達99%
華南農業大學發言人透露,攻關團隊通過分析1000多份宏基因組樣品,鎖定穿山甲為新型冠狀病毒的潛在中間宿主;
繼而通過分子生物學檢測,揭示穿山甲中β冠狀病毒的陽性率為70%;進一步對病毒進行分離鑒定,電鏡下觀察到典型的冠狀病毒顆粒結構;
最后通過對病毒的基因組分析,發現分離的病毒株與目前感染人的毒株序列相似度高達99%。
嶺南現代農業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常務副主任、華南農業大學校長劉雅紅教授介紹,“鑒于當前疫情防控的嚴峻性,我們選擇將研究結果在第一時間向社會公布,希望有助于疫情的科學防控,并為更多科學家開展進一步工作提供借鑒。”
擴大病毒傳染的仍是動物
在發布會上,沈永義介紹,病毒的源頭是蝙蝠,但是病毒并不會通過蝙蝠直接感染人類,而是經過果子貍這一類型的小型食肉動物才能感染人類。
所謂中間宿主就是這些擴大病毒傳染的動物。
按目前研究結果,本次武漢疫情爆發在冬季,而蝙蝠在此時處于冬眠狀態,直接成為人類感染源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而是通過中間宿主傳播病毒。
是否能確定本次新型冠狀病毒是如何從中間宿主穿山甲傳染至人?沈永義回應稱,由于華南海鮮市場已經消毒,追溯傳染源頭的難度很大。
本次研究只是確認穿山甲為新型冠狀病毒潛在中間宿主,而中間宿主可能有多種野生動物,后期研究會繼續關注。
新型冠狀病毒溯源工作一直備受關注。
1月23日,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石正麗團隊在bioRxiv預印版平臺上發表文章,研究發現,新型冠狀病毒與一種蝙蝠中的冠狀病毒的序列一致性高達96%,新型冠狀病毒或來源于蝙蝠。
北京大學工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系教授朱懷球團隊1月24日發表的研究文章提示,蝙蝠和水貂可能是新型冠狀病毒的兩個潛在宿主,其中水貂可能為中間宿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