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器械行業是關系到人類生命健康的新興產業,醫療器械行業在世界發達國家發展近幾十年來,一直保持著很高的年增長率,被譽為朝陽工業。2019年全球醫療器械行業銷售額將達到4519億美元,國際投資并購趨勢變化不大,國內投資并購進入寒冬。
2015-2019年全球醫療器械行業銷售額規模統計情況及預測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1、國際投資兼并與重組整合大勢不減
世界醫療器械的發展一直伴隨著并購事件的發生,醫療器械企業憑借創新產品搶占了一定的市場先機,有了一定品牌和渠道優勢以后,就會通過并購的方式拓展市場,拓寬產品線,不斷地增強競爭力和提高行業進入壁壘。根據EvaluateMedTech公布的數據,2017年,全球醫療器械行業并購規模為982億美元,2018年全球醫療器械行業并購規模持續擴大,2019年2月強生公司以58億美元的價格收購外科手術機器人公司Auris Health成為今年國際上醫療器械行業金額最大的并購事件。
根據普華永道近日發布的《2019年上半年企業并購回顧·中國醫療器械行業》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并購活動交易金額為7.7億美元,同比下降89%,為近5年最低。同時由于政治和經濟的不穩定,投資者愈發趨于理性,2019年上半年中國醫療器械行業海外投資并購降至冰點。
2019年國內投資者并購數量上升了33%,但交易金額僅為6億美金,環比下降約43%,為近5年最低,超過1億美金的交易僅有3筆。除了海外并購,國內各類型投資者并購交易數量均有所增長,中小型并購仍有一定的活躍度。
2019年上半年體外診斷、影像設備和耗材仍然國內醫療器械細分領域的投資重點,實驗儀器的批發等與醫療器械相關的其他領域的并購數量有所上升。除體外診斷和影像類別外,各類別的交易金額均有明顯下降。
2018年國際醫療器械行業單筆風險投資金額超過2億的美元的投資數量為7筆。從國際醫療器械融資的階段的情況可以看到投資機構對于醫療器械行業的投資更傾向于具有核心技術產品或者市場已有初步規模的企業。
2019年上半年考慮到經濟和政治的不確定性,國內投資者的風格趨于謹慎,而賣方觀望情緒濃厚,但風險基金依然保持活躍度。
根據IT桔子的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醫療器械及硬件領域共發生投融資事件207起,投資規模為256.41億元。2019年1-11月,醫療器械及硬件領域累計發生投資事件220起,投資規模達到304.53億元,融資規模及事件數有所上升。
中國醫療器械市場并購浪潮的到來之際,中國醫療器械企業通常有兩種并購發展格局選擇:
(1)專注細分市場,通過并購成為細分市場龍頭:如微創醫療、康輝醫療、創生醫療、九安醫療、陽普醫療、新華醫療專注于細分市場,通過并購成為細分領域的佼佼者。
(2)多元化發展,并購成為行業巨頭:如邁瑞醫療、威高股份、魚躍醫療、樂普醫療已經通過并購走向多元化,成為醫療行業的領跑者。
縱觀國際市場,以GE醫療和美敦力的發展史為例,可以觀察到國際醫療器械企業進行整合并購具有三個特征:
我國醫療器械行業集中度總體偏低,呈現小而散的狀態,與美歐日發達國家醫療器械產業結構相比仍有較大差距。近年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及市場需求的規模釋放,醫療器械制造企業的兼并重組加速,前十大企業規模快速增長,但在行業中的比例仍呈下降趨勢,行業集中度處于較低水平。
從技術創新與規模效益的角度來看,行業集中度提升和行業整合是大勢所趨。從美國的經驗來看,領先的醫療器械企業很多是靠創新產品占據市場先機,持續研發投入一直都是領先企業成長的助推器。而只有大規模的企業才能投入巨資進行研發,維持企業的競爭優勢。從規模效益的角度來看,同類產品之間的并購整合可以共享渠道,產生規模效益,增強企業競爭力和提高行業進入壁壘。因此,未來行業內大規模兼并整合在所難免。